明見禪師大惑不解,問道:“敢問師伯,那玄觀道君如此無禮,直言咱們挾武自橫,小窺他玄門豪傑,咱們豈能弱了聲勢?如何中計?”
澄晦禪師嘆息道:“咱們辛辛苦苦來到皇城,勸說國君召開水陸大會,所為何來?爭奪道統才是本質。如今被玄觀道君這一鬧,誰還會在意咱們的水陸大會?個個都忙著看比武較技的熱鬧,誰在乎咱們水陸大會所展現的佛學至理?又有誰會顯露佛性,被引入佛門之中?更有哪一位君王大臣會入咱們佈下的觳,皈依我佛?”
一番話說得明見禪師臉色大變,連連頓足道:“不好,中了玄觀那道士的計了!”
澄晦禪師苦笑道:“如今住持的大計已經被破壞得七七八八,唯一還能扳回一局的,就要看這次的比武較技了……”
明見禪師恨得咬牙切齒,怒道:“玄觀欺人太甚!貧僧這就寫下書信,廣邀佛門高手前來,必然要在擂臺上與其分個高下不可!”
澄晦禪師遲疑片刻,緩緩點頭道:“如今也只有如此……”
不提明見禪師如何聯絡天下佛門高人,澄晦禪師每日只在留意玄觀道君的舉動,見道觀中一隻只信鴿騰飛而去,又聽聞諸多玄門高人紛紛離山,這才暗暗放下心來。
“住持的打算,如今已大多落空,要佔得玄門上風,就看這一次的擂臺戰了!”
派遣明見禪師前來,也是明性禪師看重他的辦事能力,此時明見禪師發了狠,聚集無數僧眾,打造禪榻,裝修功德,整理音樂。有近萬名天下各寺僧侶應邀而來,從中選得大小明僧共計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諸所佛前,物件皆齊,頭頭有次。選到本年四月初四佛母誕日,黃道良辰,在皇城外的化生寺中,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即具表申奏,國君及文武國戚皇親,俱至期赴會,拈香聽講。
而道門則聲勢弱了不少,雖有三四千名道士應約而來,卻大多是各門派出外歷練的年輕道者,唯有五大道派之主、數十位大大小小的道派掌門前來,倒是讓澄晦禪師安心許多。
轉瞬已是四月甲戌初四,癸卯良辰。皇帝姬喜早朝已畢,帶領文武官員,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
姬喜大駕來到寺前,下了車輦,引著多官,拜佛拈香。三匝已畢,抬頭觀看,但見化生寺幢幡飄舞,寶蓋飛輝,瓶插仙花,爐焚檀降,有無數高僧羅列誦真經,願拔孤魂離苦難。
國君拜了佛祖金身,參了羅漢,轉頭見到明見禪師身披袈裟,寶相莊嚴,笑道:“禪師既在,玄觀真人卻又在何處?”
明見禪師踏前一步,沉聲道:“水陸大會必先開壇,玄觀道君想必不欲見我佛門妙法,故而隱身在後,待開壇完畢,想來便會出現!”
姬喜點了點頭,笑道:“既是如此,朕且休憩片刻,待擂臺戰開始,再喚朕觀看罷!”
明見禪師不由得臉色一苦,暗道:“費了這麼大力氣,原本就是希望你能好好看看咱們佛門的聲勢,如今你倒是去休息了,咱們演來卻讓誰去看?”只是國君既然發了話,明見也不能違背,當下合十道:“陛下自便!”
當下有內侍簇擁著姬喜回到鑾駕,入得高臺休息。只聽鐘聲響起,有少林心禪堂首座明一禪師,手持九環錫杖,身披錦斕袈裟徐徐東來,彙集一千二百名高僧,來到化生寺門前開演諸品妙經。
這明一禪師乃是明性住持的師弟,精修佛門至理,公認為寺中佛理第一。他一開口,頓時有金光閃現,蓮花飄飄,講得是《受生度亡經》,又說《安邦天寶篆》,再宣《勸修功卷》。此時全場民眾不下數萬,無論遠近,皆聽得清清楚楚。
明一禪師這一開口,原本是仙音縹緲,引人入佛。誰曾想玄觀道君存心要破壞少林寺的算計,早早就將比武較技的訊息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