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蒙恬? 楚天是知道的,因為蒙恬就在楚天麾下效力。
王離也是名人了。
王離的父親是王賁,王賁的父親是王翦。
王氏三代,皆為秦將。王翦、王賁、王離的能力都不算差,當然? 王翦大於王賁,王賁又大於王離。
王離也是名將? 在蒙恬自盡以後,王離接替蒙恬? 執掌長城軍。
後來,秦末大亂? 長城軍陸續逃亡? 王離率領殘餘的長城軍南下? 與秦將章邯聯手,鎮壓秦末的秦末起義軍。
然而王離遇到了霸王項羽,兵敗身亡,大秦王家從此衰落。
涉間是蒙恬的部將,也即是長城軍的將領之一,在蒙恬死後,王離接替蒙恬的位置,那麼涉間也跟隨王離南下鎮壓秦末起義軍,進入鉅鹿戰場。
按照能力對比來說,涉間的能力低於王離。
“王離將軍已經在鉅鹿城外等你,有你的大軍來援,定要教這群六國餘孽好看。”
涉間看向楚天帶來的五萬大軍。
楚天的五萬大軍全部是高階兵種,堪比巔峰時期的秦軍。
涉間不禁羨慕:“如果先皇還在,有橫掃六國之秦軍,關東群賊豈能如此囂張?不,如果公子扶蘇和蒙恬將軍活著,關東群賊也不敢如此。”
這一句話,楚天深以為然。
秦昭襄王、秦始皇時期的秦軍處於巔峰,六國貴族被死死壓制,而秦二世時期,橫掃六國的秦軍已經不復當初。
此時距離秦始皇獨攬大權開始,已經過了三十年,距離秦帝國建立,也已經過了十多年,不少橫掃六國的秦軍已經是老人。
另外,沒了秦始皇主持大局,秦二世和趙高根本壓不住六國貴族。
龍帝雖老,關東群雄也會忌憚。
龍帝逝去,秦失其鹿,群雄逐鹿中原。
作為蒙恬時代的武將涉間,應該是秦始皇末期才任用的將領,自然懷念秦軍強盛的時代,而不是現在風雨飄搖的大秦帝國。
公子扶蘇和蒙恬之死,也算是斷絕了秦帝國最後的希望。
或許,公子扶蘇和蒙恬的組合,可以延長秦帝國的國祚。
但歷史沒有如果。
此地是史詩戰役副本,楚天努力要做到的,是讓自己代表的秦軍獲勝,挑戰霸王項羽為代表的諸侯聯軍。
秦末的起義軍雖然是陳勝、吳廣發動,但此時已經被六國貴族奪取了起義成果。
項羽是楚國之後。
被圍困在鉅鹿城的是趙國貴族。
換而言之,這是秦軍與六國貴族之間的戰爭。
六國貴族對秦軍依然感到害怕,刻在骨子裡的害怕,除非天降戰神,可以擊敗秦軍,才能消除六國貴族對秦軍的恐懼。
楚天統帥的五萬夏軍集結,跟隨涉間的五百秦軍騎兵向鉅鹿城行軍。
“王離將軍有多少兵馬?”
楚天認為有必要知道秦軍在此戰的虛實,畢竟對手是楚霸王項羽,非同尋常。
如果沒有楚天介入,秦軍會被項羽正面幹碎。
“二十萬長城軍,其中數萬精銳。長城軍已經今非昔比,逃亡人數眾多,二十萬之數,不少來自於修建長城的青壯。主將為王離將軍,其下是我與蘇角兩位將軍。”
涉間對六國餘孽痛恨不已,而對作為友軍的楚天頗為熱情,向楚天說明秦軍的詳細情況。
“二十萬長城軍……”
楚天因為有諸多武將,所以清楚一個將領可以輕鬆指揮多少兵力。
二十萬長城軍,即使是王級統帥都十分勉強,皇級統帥才能得心應手。
王離的統帥值,楚天不認為他可以為二十萬長城軍提供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