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率領五萬唐軍討伐吐蕃,論欽陵以優勢兵力將其擊敗。
青海之戰,擊敗唐將李敬玄的18萬唐軍。
安西之戰,論欽陵被武則天周朝的大將王孝傑擊敗,大唐王朝重置安西都護府,但四年後,論欽陵在素羅汗山之戰報仇,大敗周軍,擊敗王孝傑。
因此,武則天認為論欽陵是大敵,所以用反間計,讓吐蕃帝國內部解決了論欽陵。
論欽陵與強盛時期的大唐打的有來有回,與薛仁貴、王孝傑等大唐名將有過交手,已經是一流的名將。
吐蕃帝國的武將,也屬於東漢區。
所以論欽陵在吐蕃都護府擔任武將,而不是與朝廷為難。
第十路兵馬,楚天的禁衛軍,猛將如雲。
十路兵馬,良將千員,特殊兵種數十上百!
孫臏、王猛、賈詡、張賓幾個謀士直接跟隨楚天,而不是在各軍出任謀士。
楚天望著黑壓壓的武將集團、三百萬兵馬,夏軍的軍勢一望無際,延伸至天際,佈滿伊犁河谷。
合計三百個萬人方陣!
魏武卒、秦銳士、趙邊騎、虎豹騎、大戟士、黃金火騎兵、銀槍效節軍、西涼鐵騎……精銳兵種無數!
長戈如林,揮汗如雨!
何為兵強馬壯?
這就是兵強馬壯!
楚天本來打算慷慨陳詞一番,但此時,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無需多言!
上萬騎兵雙手緊握大旗,在三百個方陣之中疾馳,以保證軍容整齊!
皇帝陛下在幾十米高的拜將臺,任何一個萬人方陣,都不能有絲毫的慌亂!
楚天拔出赤霄劍,直指西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殺!”
“殺!”
三百萬兵馬高舉兵器,齊聲高呼,聲勢震天動地,迴盪在伊犁河谷,甚至蓋過了牛皮大鼓的響聲!
只有親自目睹三百萬兵馬集結的場景,才能感受到其震撼。
三百萬兵馬,不少人經過征戰,絕大多數兵馬至少經過五年練兵。
“即日起,進軍中亞!”
楚天收劍,三百方陣變化,形成一個個軍區!
拜將臺各層武將陸續下去,騎著戰馬,率領各自的軍團,整裝待發!
三百萬兵馬,進軍中亞,橫掃賽爾柱帝國!
“我們禁衛軍也該出發了。”
楚天來到禁衛軍中。
禁衛軍是楚天的嫡系兵馬,平時作戰,直接指揮。
陳慶之、薛仁貴、趙雲、秦瓊、尉遲恭、太史慈、完顏陳和尚等禁衛軍的武將皆在此地。
糜芳、武安國、邢道榮、呂曠、呂翔、蔡中、蔡和、夏侯恩等神將也跟隨楚天出征。
除此以外,還有楚天強大的後宮團,夏天涼、花木蘭、蕭綽、聖女貞德、霍清,實際上都有徵戰的能力……
不過,楚天只帶了花木蘭、聖女貞德二人,而夏天涼、蕭綽留在夏都,照看朝政,霍清、柔福帝姬照顧孩子。
花木蘭與阿史那社爾一樣,屬於偵查型別的武將。
聖女貞德則是士氣激勵型別的武將。
她們各有用途。
不只是看武將的面板,還要看如何發揮她們的能力,以及考慮地形、實戰等因素。
白袍陳慶之對楚天說道:“陛下,禁衛軍隨時可以出征。”
“在其他各軍出動以後,我們再進軍。”
楚天不急於一時。
三百萬兵馬,全部離開伊犁河谷,至少要數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