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不是無中生有,至少也是誇大其詞。但在危機中,各國都求助於國家干預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場危機真是市場引起的禍水嗎?我們先從危機的發源地美國看起。

金融危機起源於次貸危機。次貸危機的起源不是市場調節,而是政府幹預。20世紀90年代是美國曆史上經濟繁榮最長的時期。如果只是由市場來調節,繁榮之後必有衰退,進入21世紀經濟就該放緩了。然而,為了維持經濟的繁榮,美聯儲在2002—2004年間實行低利率。這就刺激了房地產泡沫,房價上升、房子蓋多了,出售成了問題。於是房地產商就想到那些沒房的窮人。按正常的房貸條件,這些人沒有資格和實力。他們只好放鬆房貸條件,讓窮人貸款買房。這些人就是次貸者。次貸者進入房地產市場,使泡沫更大。房地產市場一派繁榮。這些次貸又被證券化,變為證券進入金融市場。由於房地產熱,這些證券也熱銷。由此可以看出,發生危機前的房地產熱和相關證券熱並不是市場調節的結果,而是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引起的。

2004年之後,美國政府也看到了這種泡沫的危險,為了消除流動性過剩,抑制資產價格的膨脹,美聯儲又連續十幾次提高利率。房地產泡沫被捅破,價格下跌。次貸者無力償還債務,次貸危機在2007年爆發。次貸危機引發了金融危機,進而引發了實體經濟的危機。可見引發這場危機的仍然是政府的政策。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引發經濟成與敗的“蕭何”不是市場,而是政府。

完全市場經濟下也會有危機。自從1825年英國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後,危機就每隔數年發生一次。過去我們把這種危機看成“瘟疫”,是絕對的壞事。現在看來,這種危機是完全正常的。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經濟也不會一直持續增長。經濟有了危機表明需要進行某種調整。在市場經濟下,經濟問題以危機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強制實行調整。所以,每次危機的結果不是市場經濟的終結,而是使市場經濟發展得更健康。

20世紀30年代的危機太嚴重了,被稱為“大蕭條”或者“大恐慌”,於是出現了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本來過分嚴重的危機引起了尖銳的社會矛盾,由政府用政策緩解一下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這卻使人們迷信於國家干預。國家干預由凱恩斯本人的應急措施變成了常規使用的手段。政府喜歡用這種手段刺激經濟繁榮和防止危機。政策刺激的確可以使經濟繁榮,但後果並不好。這如同運動員可以用興奮劑的刺激來取得好成績,但其不良後果很嚴重一樣。20世紀60年代,美國肯尼迪政府採用了凱恩斯主義的刺激經濟政策,當時效果的確顯著。但在70年代卻引起了滯脹和債務危機。90年代克林頓政府對經濟的刺激也實現了長達十餘年的繁榮,但這次金融危機就是這次繁榮的惡果。崇尚政府刺激交替使用擴張性與緊縮性政策比市場自發調節引起的經濟波動更大。

市場經濟的確有缺陷,需要政府調節來補充。市場經濟正常執行需要一個法治的環境,也需要有市場無法充分供給的公共物品與勞務,這些都要由政府提供。更重要的是市場是以人利己的動機為推動力的。利己就產生了貪婪、私慾膨脹、金錢至上等不利於市場正常發揮作用的邪念。這次金融危機就是房地產商、金融商私慾膨脹的結果。對於這些邪念政府要加強監管,因為監管市場主體的行為是政府的職責。這次金融危機產生於政府監管不力,放任次貸蔓延,放任金融機構的證券化創新,貪婪最後就演變為金融危機。

刺激經濟是政府不該做的事,監管是政府該做的事。當政府把精力全用於刺激經濟,今天想擴大財政支出,明天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