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南部的鎮長,對著美麗的恆春景色說:“我們不要再分你的我的,這是我們大家的。”
眼淚就不聽使喚地流下來了。
後來不停地因為劇情裡面的一些小細節而感動,這部影片主要是講族群融合(本省、外省、原住民、客家人),看完不禁讓我想到幾個月前馬、蕭的競選短片。
從影片裡面可以看到日本的痕跡,但我想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出生在1930年代,從出生到十幾二十歲都說日文,又怎能對自己的過去選擇失憶呢?
這些長輩的兒女子孫不免受到日式教育的影響。我有一些女朋友都是這樣的家庭背景,說實話,她們優秀的家務能力,時常讓我感到汗顏。
我們的大敘述是日帝的野心與殘暴,但怎麼能要求所有身處於其中的個體必須建立同樣的歷史回憶呢?
這部片子對大陸朋友來說,可能確實看到不同的方面了。大陸朋友對影片裡的日本情愫感到不舒服,而看不到影片主要強調的是臺灣的族群融合。而昨天*先生的全文裡,提到了臺灣主體意識並不等同“*”意識,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呢。(其實2005年宋楚瑜先生到大陸的演講,也強調了這一點。)
看到一些大陸朋友在還沒有看過《海角七號》這部電影,就把它定位成“媚日電影”,說實話我感到有一點悶心。
必須承認,這部電影不是什麼大製作,也遠談不上經典,但不懂為什麼要對其中流露的淡淡的日本情愫那麼敏感?
薩在文章中曾提到劉永福,他是我們歷史課本里的民族英雄,丘逢甲也是,這兩位後來都返回大陸了。而更多臺灣本地士紳在抗日期間犧牲,卻很少被人提及。
幾個禮拜前看到一些大陸朋友嘲笑臺灣的“便當”兩字非常不雅,我都懶得解釋了,那是日本字的遺留,50年的殖民,很自然留下的痕跡。
即使被鋪天蓋地的殖民化50年,中華文化也從來都沒有在臺灣斷過根,對這些可愛的臺灣人,大家難道不應該鼓鼓掌?
很少人批判香港人喝英式下午茶是被“奴化”的表現,卻常把臺灣一些日本痕跡用“奴化”作解釋,我以為有一些太苛刻了。
北宸
對於北宸文中的一點幽怨,我想自己是能夠理解的。認為臺灣人俯首帖耳地接受日本殖民統治,並不是貼切的說法。1915年,僅僅因為毫無依據的宗教說法,講日本在臺灣只有20年時運,斯年祖國大陸的軍隊將來收復臺灣,臺灣人民即聚集西來庵,在餘清芳領導下發動起義,死難三萬餘人。
而文化方面的傳承,有著更加頑強的根系。之前不久,我剛剛整理了一批在日本發現的臺灣老照片。其中,有些照片令我頗為震動。對比杜正勝等人的“去中國化”教育,又讓人感慨萬千。
臺灣的故國衣冠
薩蘇
1912年,在辛亥革命後不久,日本曾專程組織攝影師到南洋、廣東、臺灣等地,採訪當地風物和人文景觀,以臺灣部分的內容最為珍貴。雖然日方本意是記錄南方社會情況,無意中卻留下了當時臺灣真實的面貌。毫無疑問,這批照片展現出鮮明的中國烙印。
故國衣冠與海角七號(2)
在這些照片中,最讓人感到震撼的,大概是一張臺灣當時士紳的正裝照。它屬於一組兩張照片中的一張,這兩張照片上標有日文,英文的標題,分別是“臺灣藝伎”(Singer of Taiwan)和“土人紳士的服裝”(Dressing of a high class in a native),說明其中人物為臺灣當時的歌手與紳士。
這組照片中的女歌手,悠閒地坐在竹椅上,手拿羽毛扇,有一種中國南方時髦女子典型的風範。而這組照片中那位當地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