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出任戒嚴司令官。
那個蛋疼的年代,比華夏的那啥大革命都不遑多讓。奪權的這貨宣佈了《緊急戒嚴令》,禁止一切政治活動,關閉大學校園,封閉了國會和所有政黨,禁止一切“室內外的集會、遊行”和政治活動。
有人反抗怎麼辦?
幹掉唄!
這傢伙在某年民主運動時出動軍事力量鎮壓,什麼7萬兵力,什麼15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100多門大口徑炮、大型直升飛機,特麼還出動了導彈部隊。最終釀成207個學生和市民的身亡,這便是震驚世界的“guang州慘案”。
當然,《殺人回憶》雖然發生在那個年代,但故事沒扯上這些玩意兒,就像華夏不讓拍那啥革命一樣,不然是不可能上映的。
但即便如此,在那個極度壓抑的社會背景之下,《殺人回憶》的橫空出世依然給韓國人民帶來了極度的震撼。
這是完全不同於《熔爐》的震撼,而是另一個黑暗的史詩。
故事是圍繞這一起兇殺案進行的,但是沒想到第一個案子的兇手沒調查出來,第二個,第三個兇殺案接二連三的發生,直到第七個兇殺案。
但是到最後,兇手是誰,依然沒有調查出來。許許多多的人都成為了懷疑物件,甚至包括警察。
但有毛用?
兇手究竟是一個人,還是那個黑暗的時代?
多年以後,成功轉型為民主社會的韓國,田間寧靜祥和,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昔日的警官已經成為商人,養兒育女,但當他路過當年的稻田時,又經不住走到當年發現第一具屍體的田墾排水管前。
從一個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兇手不久前來過此地。
再繼續追問,答案讓所有人都為之絕望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究竟是誰,不得而知。
影片以中年樸探員閃著淚光、透著驚愕與茫然的複雜眼神結尾,留給觀眾的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結局。
就像華夏的那啥革命一樣,死了太多太多的人,但是究其兇手,或許是一個人,但也或許是那個時代的幕後大推手導致了這一切。
死了第一個人,就有第二個兇手模仿作案,第三個,第n個。真要查起來,誰知道是誰啊。
金秉宇不知道誰是兇手,沒人知道。或許兇手就在每天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而繼續行走;而有一些真相註定無法大白於天下,被黑暗吞沒。
如同那個片中經常出現的火車隧道,黑暗冗長,誰也看不到盡頭是什麼。
殺人回憶~~~
或許就是金秉宇在幫助兇手陳述回憶,以這樣的方式向安然坐於電影院裡看這部片子的兇手挑戰,來吧,來回憶你的殺人經歷,就算你忘了幾十年前那些被殺的人,我們沒有忘記,更不會允許你忘記。
只有擁有完整殺人回憶的兇手本人。
只有他知道。。。。
那年雨夜他做了什麼。
。。。。。。。。
電影一經上映,便在韓國引起了巨大轟動。
第一週,觀影人次便輕輕鬆鬆突破了100萬。無數韓國人民都走進了殺人兇手的這場回憶之中,去探索那個黑暗年代背後的無奈和殘酷。
彷彿電影院大門的內外變成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幾十年前的黑暗社會,一個是如今的民主社會。
那些殺人兇手有的死了,或許有的還活著,但是當他們看到這部電影時,又不知道作何感想。
一部《殺人回憶》引爆了韓國影壇,就如同前世的它直接拿下韓國影史票房第一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