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部分

,楚國人想利用,它的使用極限也到了。如果楚國人在使用的時候,塔吊突然崩塌,不知道楚國人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

趙武聳聳肩:“這就是你應當考慮的事情了,我的行李還沒有打包呢……”說完,趙武領著衛隊揚長而去,絲毫不管下面渾身發抖的範鞅。

倒是中行氏顧忌以前與範氏兩代的交情,中行吳走上前去摻起了範鞅,安慰說:“祈午就要走了,元帥也走了,我保證你會受到公正的審判。但楚國這裡終究需要你來主持,況且,元帥一向說:法無明令則為行。你私自扣押信件,是犯了錯,可是該怎麼懲處,還要等元帥制定出相關法律來。如今壓根沒有懲處的法律,你怕什麼?”

範鞅打著哆嗦回答:“就是沒有相關的法律,我才害怕。如果有法律的明文在,我犯了罪,至少自己知道該受什麼懲罰。如今連你也承認這是罪行,卻沒有相關的懲處條文,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無論我受到什麼樣的懲處,都是符合“有罪必罰”原則的。你想想,難道這還不令人恐懼嗎?”

交代完軍中事務,趙武開始準備撤離事宜。這次趙武已經將楚國國內的兵力打空了,所以他可以安心的帶領武衛師以及家族本身的兵力全部撤回國去。範鞅此次帶來了三個師的範氏家族武裝,當地留下的有列國軍隊混編的一個師。等趙武撤回國內後,副帥韓起將帶領三個師趕來增援,這樣一來,面對楚國,晉國始終保持五六個師的力量進行壓迫。對於楚國這種龐然大物,五六個師的兵力也許少了一點,但一敗再敗的楚國,還能湊出相等兵力嗎?

與他共同撤離的武衛軍興高采烈,他們臨回國的情景,彷彿就是“兄弟連”電影中的情景:無數士兵揹著大包小包,找到負責專門郵遞物品的商人,將帶不走的物品郵遞迴國。當這時候,他們便越發痛恨曾經扣押軍中郵件的範鞅。

三日後,趙武宣佈了軍中士兵准許隨身攜帶的物品重量以及大小。撤軍回國晉國士兵分兩路進發,一路將透過水路輾轉,進入黃河,然後渡過黃河進入晉國。坐船走計程車兵因為艙位有限,除了士兵自己的鎧甲武器外,其隨身攜帶物品的體積進行了明令限制。而從陸路走計程車兵,雖然很多物品可以自己扛在肩上,但萬里迢迢的,軍中運送補給物資的車輛有限,為了方便本軍快速移動,他們隨身攜帶物品的重量也給予了明確限制。

這樣一來,士兵們再度掀起了郵遞物品的狂潮,大包小包的物品川流不息的郵遞迴國,讓承包郵路的晉國商人賺的眉開眼笑。這些士兵的舉動,也引起了新到士兵的羨慕,他們剛來時那忐忑不安的心情,因為貪慾而顯得蠢蠢欲動。十日後,這股郵遞物品的風潮漸到尾聲,剩下的都是些不方便郵寄的東西,比如晉軍在前線繳獲的楚女。

常年征戰在外,春秋時的軍隊又不禁止婦女隨軍,所以很多晉國士兵寂寞難耐,紛紛在當地尋找心靈慰藉。他們找到的臨時伴侶,有些是出於強勢凌壓,有些則純粹出於兩廂情願,而後者聽說晉國人準備撤軍,擔心楚國的報復,也打算隨同相好計程車兵一起前往晉國。

人這個物體,顯然超過了趙武規定的隨身物品的體積與重量,許多士兵愁的睡不著覺,彼此商量解決辦法。走陸路回去的人還好說,大不了讓那些人跟隨在軍隊的後面,家境富裕計程車兵甚至乾脆購買了一輛牛車,用車輛裝載那些願意跟隨的楚女。而從水路進發的人則限於體積的超標,只能轉託從陸路回國計程車兵,請他們負責護送(押送)自己的楚國相好回國。

士兵們的忙亂並沒有影響到趙武,趙武有足夠的戰船運送自己的戰利品。晉國的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