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記者和攝像師也看出來了:“這麼看來,兩塊五確實不貴。”
林雨想給罐頭打廣告嘛,於是便多說了一些。
“這些水果的路費也不便宜,加上我們都會挑出質量好的放進罐頭,這每一罐,都是用心做出來的。”
陳記者笑著說:“聽你這麼說,我都想多買一些了。”
林雨大方道:“到時候送您二位幾瓶,回去給家裡人都嚐嚐。”
陳記者趕緊拒絕:“這怎麼好意思,這麼精貴的東西,留著賣吧,社員們也不容易。”
林雨心裡滿意,這個記者,能體會工人的不易,是個有同理心的人。
林雨也就不擔心他回去會瞎寫了。
雖說兩人都拒絕,但林雨打算等他們要走的時候,再偷偷把罐頭塞給他們。
這是待客之道,也不算賄賂吧?
林雨接著又拿出兩瓶荔枝罐頭介紹:“這是兩種口味的,一種更甜一點,一種荔枝味道更濃厚。”
“有一種吃法,不怎麼愛吃甜的人,把這個湯汁倒進碗裡,加點水,就變成一碗微甜的糖水了。”
林雨說的就類似於後世的沖泡飲品,很方便。
陳記者點點頭:“適合拿出來招待客人。”
他把做法記下,打算到時候介紹給讀者。
兩人之後又看了油桃的處理過程,桃子罐頭的味道也不錯,嘗過以後,都很喜歡。
攝像師還說:“下次讓孩子媽也買點桃子的,孩子應該會喜歡。”
林雨說:“這個沒有黃桃罐頭那麼甜,味道不太一樣,也很受歡迎。”
他們還要感謝黃桃罐頭打下的基礎,人們對桃子罐頭的接受度很高。
吃過他們廠裡的油桃罐頭的人,基本都會回購。
畢竟人們還是喜歡新鮮的,換一種果子的口味,滋味也更豐富。
介紹完產品,陳記者又開始採訪工人。
林雨可以看出來,他對農民、工人這一型別的人更感興趣。
是個幹實事的,關心民生的人。
這一採訪,陳記者更驚訝了:“你們都是其他大隊的?”
在來之前,他只聽說這個廠規模不小,但他覺得始終就是一個大隊辦的廠,難道還比得上大廠不成?
沒想到這個廠居然還接收了許多周邊大隊的工人。
這可就是名副其實的社辦工廠了。
青山公社的每個大隊,都有工人在廠裡工作。
罐頭車間裡的工人有來自牛頭大隊的、東山大隊的、東風大隊的........
“你們是自己來的嗎?”
工人們說:“是大隊選出來,我們再過來面試的。”
陳記者瞭解了一下選拔的標準,感慨道:“林廠長,我發現你們的規章制度,比大廠還要嚴格啊。”
國營大廠裡可有不少關係戶,但他們這個廠,反而是真正按照實力來選拔的。
而且這幾個大隊的幹部,竟然也沒有意見?
林雨聳聳肩:“我們一開始也就是一個小作坊,每個人都得幹活,哪有錢養閒人啊?”
“後來建了廠也一樣,不幹活進來養老的,大家都不會慣著。”
這附近幾個大隊也都知道廠裡的情況,大隊幹部們自然也不會給廠裡添堵。
免得廠子辦不下去,他們工作都沒了。
林雨感嘆道:“大家都很珍惜這個廠。”
正是大家對食品廠的這份寄託,讓林雨充滿了力量。
她早早就下定決心,要和大家一起,把食品廠做大做強。
大家齊心協力,自然不允許有人拖後腿。
因此那種走後門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