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在玉門關,金城有裴世炬和杜如晦兩人,還有李靖在,金城倒是風平浪靜,唯一不安的就是高氏離開了金城,前往大興。說是去照顧長孫無垢了。仔細算算,長孫無垢臨盆的時間倒是快了。可惜的是,自己沒有時間去見長孫無垢了。
實際上,也確實像李信所說的那樣,楊廣對李信的軍事行動下達的聖旨卻是已經下達,而前來傳聖旨的人並不是宦官,而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人,叫做宇文士及。宇文士及是宇文述的第三兒子,更重要的是,他是南陽公主的夫君,大隋朝的駙馬都尉,在朝堂之上,宇文士及的名聲要比他的哥哥宇文化及要好的多。楊廣實際上還是很信任宇文士及的。
從這件事情上,也能看的出來,楊廣在信任李信的同時,還是派了自己的女婿來看看西域的情況。這就是帝王心術,宇文士及就算是不想來,就不得不來。不過這個時候他並沒有來到金城,而是在弘化。弘化的李淵是他的好朋友。
“仁人啊!我等你好久了。”李淵在城外將宇文士及迎進弘化城,臉上露出高興之色。
“叔德!聽說你最近都是沉浸在酒色之中,今日一見,看樣子傳言有誤啊!”宇文士及打量著李淵一眼,哈哈大笑道。
李淵面色一變,但是認真的看了宇文士及,搖頭說道:“我相信仁人是不會向朝廷告密的,否則的話,你今天也不會來到我這裡的。”
“瞞不過叔德啊!”宇文士及點了點頭,嘆息道:“我是到西域傳旨的,想到你在這裡,所以繞道過來,看看你,現在看到你這幅模樣,我也就放心了。”
“去西域傳旨?是給壽陽侯的?”李淵輕輕的吸了一口氣,說道:“皇上真的決定對高昌國動武了?這高昌國可是朝廷的屬國啊!這個時候動武合適嗎?”實際上,李淵潛在之意,就是懷疑李信對高昌國的動武的合法性,只是詢問的比較委婉而已。
“是高昌國自己上書西域都護府的,大都督李信轉奏天子的。”宇文士及搖頭說道:“更何況,大都督對付的可不是高昌國,而是鐵勒,是西突厥。陛下別的不擔心,而是擔心大都督的兵馬不足。所以不但下旨讓大都督專征專權,更是將整個西域都交給大都督了。”
李淵深深的吸了口氣,拉著宇文士及上了馬車,放下車門,說道:“仁人,這李信若是借的機會興兵造反,如何是好?要知道,莫說是西域,就是蘭州,若是出了事情,朝廷也是鞭長莫及啊!皇上就這樣相信他?”李淵心中露出一絲憤怒來,同樣是外臣,同樣都是姓李,可是楊廣卻是信任李信,猜忌自己。李信擅自起兵,攻打自己的屬國,可是楊廣卻是沒有任何反應。他相信李信之事在朝中肯定是引起了轟動,反對者甚多,可是楊廣卻是如此的信任李信,這讓李淵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
“朝中反對者倒是不少,不過皇上你也是知道的,獨斷專行,乾綱獨斷,只要壽陽侯能開疆拓土,皇上有什麼不願意的呢?更何況,壽陽侯才多少兵馬,不過四萬人,加上這個西域的兵馬絕對不會超過十萬人,在西北這個地方,缺少糧草,一切都需要朝廷供給,皇上豈會擔心李信?”宇文士及不屑的說道。
李淵點了點頭,低聲說道:“如此大的權力盡數落在李信手中,李信,嘿嘿,我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啊!”李淵目光中露出不屑之色,別人看不出來,李淵卻是看的出來,李信絕對是一個野心家,現在進攻高昌絕對不是為了大隋開疆拓土,是另有算計。
“朝中,情況如何?”李淵忽然又問道。
“不好。”宇文士及低聲說道:“天下大亂,各地的起兵造反者不計其數,就是關中也是有不少的盜匪。至於山東、山西之地、江南更是如此,叔德,你可得做好準備啊!”
李淵面色一變,神情有些緊張,掃了周圍,見已經是在鬧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