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4部分

清可有可無,可是對俄國人來說,這是唯一的一個不凍港,尤其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大敗虧輸之後,遠東不凍港顯得對俄國尤為重要。

俄方的另一個有利條件就是,其實這100萬平方公里全都在他們的實際控制之下,讓你籤是給你大清面子。

第154章 立地成佛

為什麼重農的大清國反而在農業方面也搞不過以商立國的洋人?除了科技方面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重大原因,涉及到貿易的本質——社會分工。國人對商業有一個錯誤的認識,想當然地認為商人不產出糧食,也不製造實物商品,只透過低買高賣來賺取差價,是不事生產的無良奸人。

這是大錯特錯的,商人艱辛採購、運送貨物,小心儲存,精選店址,賣力吆喝,這都是勞動,是溝通不同貨品生產者的橋樑,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存在。這座橋樑越是發達、順暢,生產者越是容易賣出自己的貨品,換成萬能的銀錢。商人同時是最好的生產資源調配者,透過價格浮動來清晰指示市場所需。穀賤傷農意味著什麼?一方面有可能是商業不發達,需要穀物的顧主不能以合理地價格到達擁有穀物的農民。另一方面會使農民降低生產的積極性,這是良性的訊號,提醒種穀物的鄉黨該乾點別的了,養雞養豬養蠶種棉花什麼的,總之不要在一顆樹上吊死。

像西洋火車發達的國度,最南的產品可廉價運輸到最北的市場,則市場巨大,不容易出現一種商品低賤到生產者血本無歸的情況。將來大清必將建立鐵路網,以促進商業的發展。要是能開通國際商道、航道,則又是一個更巨大的市場。洋人很早就意識到商業的重要性,所以與我大清相約貿易,然而國人自視天朝無所不有而拒絕開放,這不是洋人的蠻橫無理,而是我大清之前不明事理。我大清雖被迫開啟國門,卻未必是壞事。

關於關稅。滿百抽五屬低關稅,於促進國際貿易有利,大清皇帝斥責原海關官員辦事不利,陋規收得太多,暗地裡巧立名目損害了不但是洋商人的利益,也同樣損害中方利益。此次將海關抵押給了英國人和蘇黎世銀行以便於清償戰爭賠款,是國恥,也是契機,責成總理事務衙門選合適的人才到洋人管制的海關去學習現代海關知識,為將來大清回收並良好地管理奠定基礎。

同樣需要適應西洋管理方式的還有被割讓的新安縣九龍半島的居民,務必遵從英國人的法律,不要像以前朝廷那般耍小聰明損害英國人的利益,大國相爭當以積蓄實力正大光明的較量,以前大清進行奉行的以民制夷的伎倆要不得,也行不通,只能徒增中英、中法誤會,無助於友好通商。朝廷聽聞洋人統治之法迥異於我國,重法律,少講人情,也許這是更先進之法,望九龍居民勿要心懷怨恨,這也是一個好的機會,可代表大清朝廷體驗西洋之法制。這一點真是可圈可點啊,莫非將來大清還要學習西洋的法制不成?有心者如曾國藩、李鴻章都看到了朝廷前所未有的勵精圖治的決心。保守派官員則因此要上表彈劾此文作者“擾亂朝綱”之類的罪名了。

關於西洋宗教,不需畏之如虎,雖基督教的教義荒誕不經,卻也是勸人向善,給人的生老病死以安慰的一個門路,跟佛、道、回有相似之處。臣民們可對其姑且聽之。

與洋人的條約雖有允許其自由傳教的權力,但我大清臣民也有不信的權力,各地方官員須釐清雙方的權力,既要遵守條約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