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時文豪劉勰(《文心雕龍》的作者)以及殷芸、王筠等人都有協助編修,可是因為蕭統自己便是當時以文名著稱的,所以些許門客的作用也就被人忽視了。

如今,對於錢惟昱來說,他不希望其他著名文人在《漢和字典》的成書過程中竊取太多功勞,但是在中原、周娥皇周嘉敏涉獵其中他是無所謂的。而且才女作為編修者加入,不僅不會沖淡錢惟昱的功績,還能給這番事情平添一份談資和八卦,加上一抹旖旎的色彩。而在日本那邊,日後的宣傳中,以後把選子內親王的功績一併加入其中一併,也是頗有好處的。

錢惟昱又和周娥皇切磋了一番此事其中的細節,把兩人的想法充分交流了一番,事情便算是定了下來。臨了,就在錢惟昱準備起身告辭的時候,周娥皇又問了最後一個問題:“師弟,事情姐姐可是接了,不過,這其中的打算,你當真只是為了博取‘心向文學、無心軍事’的名聲而已麼?”

“怎敢相瞞師姐,恰才所說,自然是最主要的目的了,不過,也不僅限於此,小弟本想著,藉著這次編修大典的活計,還能助我吳越收攏一些天下讀書人的人心。如今北朝戰亂不休,文治不興,科舉往往間斷,讀書人投效無門之狀時有發生。而南朝的唐國,情況師姐是最清楚不過的,李昪李璟父子兩代優禮文士,收士民之望垂二十載,北方讀書人多有過江南渡投效。如今大唐能臣韓熙載、孫晨皆此輩也。

我吳越承平之久,垂五十年,自武肅王晚年以來,重用文人之風也日漸繁盛,而文穆王、忠獻王兩朝,更是虛懷下士,按說吸引治國之才的本錢不遜於南唐。然有一樁劣勢,我吳越始終無法解決,那便是我吳越一貫尊奉正朔、不曾僭號稱帝,因此開不得科舉。自隋煬帝建科舉以來,此法已經成為寒門士子出人頭地的不二法門,大唐三百年來,科舉之途已然深入人心。

現在周師南下,南唐節節敗退,有志之士尚未投奔明主者,紛紛觀望機會,以圖出山。兩淮之民因戰亂而流徙他方者日漸增多。當此之時,若是我吳越有一樁於天下讀書人有大功德的文教盛事、繼馮道馮相爺刻印《五經》之後,在配合我吳越選官的錄科考試,相信倒也可以與北朝一爭。小弟今日和盤托出,實在是希望師姐能夠理解此事之重要,遠非個人沽名釣譽之所需,除了師姐,小弟實在無心腹之人可以託付。”

錄科考試,是五代時候吳越國和馬楚採取過的一些權宜之計。沒有掛著科舉的名頭,但是其實幹的事情就是考試取官。

而且與科舉相比,錄科考試的針對性更強——當時的科舉考試是年年有、年年取的,不像後世明清兩朝,科舉考試才改成三年一輪,並且有鄉試會試殿試這樣考上來的。

五代時候科舉沿用隋唐制度,並沒有鄉試以下的基礎選拔考試,而中央錄取進士的考試也是年年可以舉辦的,只不過有時候常有停頓。因為常年錄取進士,但是官員並不一定隨時會出缺,所以中了進士,也不代表馬上有官做,而只是有了做官的資格,算是“後備幹部”。許多進士從考中到實際分配實缺,有好多年的時間差。

而吳越國和曾經的馬楚,它們所舉辦的錄科,雖然不是每年都開考,卻是朝中確實有基層官員出現了缺口,這才專門針對性開考的,所以反而更加接近後世的“公務員考試”。所以雖然在名分上不如進士科那麼有名氣,卻是中了就直接當官的高含金量考試。只是一貫以來受限於讀書人那種追求大義名分的思維慣性,所以吸引力不如正兒八經的後周或者南唐科舉那般吸引讀書人,很少有外國人投奔來吳越趕考。

但是,若是錢惟昱可以憑藉幾樁文治方面的功績,在經史子集、詩詞典章方面都攫取到“天下文宗”之類文壇泰斗的名望的話,那麼,再輔之以吳越國普通而實惠的錄科考試,自然可以讓前來趕考的文人名實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