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之職,到時候自然可以在閩王屬下一此稿為原本,續成《六代史》便是,薛卿可願為此?”

“閩王殿下治史之嚴謹,學問之淵深,詩文之瑰麗,罪臣在北國也是素聞的。能夠得在閩王屬下為國效力,實在是不勝之榮幸!”

兩人口中所說的閩王,自然是錢惟昱的十三叔錢弘儼了。歷史上錢弘儼空有一身學問,卻因為北人得了天下,他只能修修《吳越備史》,如今局面倒轉了,《六代史》的總纂官自然是非錢弘儼莫屬了。

錢惟昱又安撫了降臣一陣,也頗得了些題外話的見聞:比如說從陶谷等人的言辭中,錢惟昱大略知曉了說是北宋朝廷除了武將為保自己地位,多選擇跟著趙炅撤走外,文官其實還有更多願意在北宋遷都這個當口投降大明的。便是位在趙普之下不遠的盧多遜,其實原本也動過這個腦子,只是盧多遜此人文名德望不顯,在趙炅一朝全靠揣摩上意爬上去的,得罪人又多。若是投降了大明,那麼沈倫、劉熙古、陶谷之類因為文名德望較高,在新朝地位肯定比他盧多遜高,如此一來,被一堆仇人騎在頭上,那日子還怎麼過?故而盧多遜雖然已經不看好北宋,卻不得不做趙炅一條繩上螞蚱了。這樁事情錢惟昱聽了也就一笑置之,他對於盧多遜之類阿諛奉承之人本來就沒什麼需要重用的地方,不願意來正好。

……

整個七月裡,錢惟昱便暫且駐紮在趙炅留下的偽皇宮內,整合新佔領區的安撫工作,逃去了長安的趙炅顯然是也需要時間重新部署,倒也是安分得緊。到了月末時,終於有一點打破沉靜漣漪的變故,卻是遼人派了秘使到了黃河北岸的澶州,發出試探想請大明也出人去會河上之盟,處置兩國“共伐宋土”之後的邦交問題。

汴州雖然有一小段靠近黃河的河岸,不過其東北邊依然有一處滑州隔著,不緊鄰黃河。從滑州過河後,便是澶州了,所以澶州也算是黃河以北第一處正對汴州之北的要衝了,歷史上後來才會在這裡發生澶淵之盟。如今遼人得了河北,選在這裡先兩國接觸,也是很正常的。

使者訊息傳到後,孫晟便立刻入宮請示:“陛下,臣打聽得遼人派來為使的乃是一個在遼國官居惕隱的宗室重臣,名叫耶律休哥,此人在之前策動遼兵南下奪取河北的過程中也該是頗有定策出力之功。另有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撻烈率領十萬騎軍坐鎮澶州,似是為耶律休哥壯聲色。臣請陛下聖裁——此番卻是讓何人過河與遼人商洽呢?”

“要朕派人過河?遼人不過契丹蠻夷,我大明伐無道之宋,難不成還算是和韃子聯手不成?遼人若是有誠意,便讓他們親自過河來——所帶隨從護衛,不得超過三千之數。若是不願,那就休談了,朕在汴州駐紮不久,馬上還要趕去房州前線看看中路軍進展,嗣後便回京了,等不得這些韃子。”

“陛下!此番遼人也是先以禮而來,若是不派大臣赴約,豈非有損我天朝上國禮儀之邦的體面?陛下自然不能親身犯險,然若是遣一文臣接洽,想來遼人也不會暴起扣人,又有何不美呢?若是覺得汴州無人可用,臣願意行此一遭!昔年臣在南唐時,也曾出使虎狼之國,周世宗雖刀斧加身相脅,臣也不曾屈從,今日若以臣為使,定然不辱使命!況且遼人只說河上之盟,並非深入澶州遼境,我大明水師之利,比之宋人尚且十倍,若是和遼人相比,只怕有百倍之利,河上之盟還能有何危險?”

“朕當然不是怕你孫晟有危險,朕是怕你們這些腐儒在和蠻夷的外交場合上拉不下臉來,刮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