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1th.

剛醒沒啥儲備。那就先不日常。

都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可誰又能一身清淨不惹腥臊。誰能保證自己一句議論他人是非的話都不會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看到一件事情的發聲,都會有一個初始的判斷。逐漸深入瞭解更多資訊,才會完善、矯正初始的想法,亦或者被想讓你看到的表象矇蔽。

大媽感的無休無止議論,和理智精睿的批評,界限到底在哪裡?

都說過年回家,最討厭村子裡大媽奶奶們的碎嘴,不知道會過度解讀個什麼就把人傳成另一副鬼樣子。可你以為年輕人就不會嗎?

從小孩子起,就有香臭一說。一會兒和這個好,一會兒又壞了,去和另一個好的。當然少不了小女孩小男孩兒的耳邊悄悄話。

再到初中,這個議論的私密性和長久性就提了個檔次,不會隨便讓別人知道。但一件事情可能會不帶講述者,人傳人傳的很遠。

再到高中,高中會好一點。大家都很忙,沒時間管那些東西。

再到大學,好傢伙,又開始了。有人說,這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一群月入一千多的男女生,找到一兩個想要傾聽的,或者有深入交流意向的,門一關,就可以開始了。

可是時評作者,那樣犀利的言辭,為什麼不會很讓人反感。因為他們角度理智,觀點全面,用力適度。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顧子卿也常不能獨善其身。想和某些人亦或集體深入聯絡一些,有歸屬感,可總是覺得,有時這些物件的想法有些針對,偏見,且固執。

顧子卿常常會強迫自己忽略這些,也確實有效。日子長了,事情確實不記得,但對對方不大好的印象留了下來。

卻又不能一下子切斷聯絡,要去適應每一個集體,且保持內心的頻率和步伐,有些難。

難也要調節啊,要適應。

閉口思考讓魯迅明智充實,開口變得空虛。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