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瑾直直盯著那匾額,連連點頭,心情如見了前世的好朋友般激動不已。孫春陽南貨行的大名她怎麼可能沒有聽說過?這是前世商業課程中最最經典的古代商業案例。一個寧波讀書學子因久考不中,憤然棄文從商,以雜貨鋪子起家,只用幾個月時間便兼併了左右相鄰的兩家鋪子,隨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不但鋪子擴張的極快,更是獨創了一套孫氏經營模式。這位久讀書不中的學子,大概將他的滿腹憤慨都發洩在商業經營之中,竟然將鋪子按照縣衙所司之事分為三班六房的辦法,將所經營的貨品也分為六房。縣衙門有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而孫記商號則有南北貨房、海貨房、醃臘房、醬貨房、蜜餞房、蠟燭房等。並且分櫃擺貨,開架以倉儲的方式進行銷售。顧客看好貨後,可在統一的付款處付款,取得提貨憑證,然後到各貨房領貨。
蘇瑾記得當時講商業課的講師甚是激動的說道,人們都認為超市是從國外傳入的經營方式。實際上,超市這樣的開架擺貨、倉儲式的陳列方式,在明代的蘇州就已經出現了,直到清中葉以後,仍然延續。說的就是這位孫春陽所創辦的南貨行!只可惜,孫氏商號最終毀於太平天國的戰火之中。
蘇瑾在腦中搜尋著她所能記得的關於孫氏商號的所有記憶:孫氏商號創始於嘉靖年間,至此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孫春陽老先生應該早早過世了,現下經營的不知是他的第幾代的孫輩,也不知道現下是不是還是按孫老先生創辦的模式經營,有沒有什麼新的創舉?這種種問題,讓她產生莫名的興奮感。
“瑾兒?!”蘇士貞將她激動的神情看在眼中,大為奇怪,“在想什麼,想得雙眼如貓兒見了魚兒一般放光?”
“啊!”蘇瑾回神,輕叫一聲,這才意識到驢車已離孫氏商號有三四十步之遙,忙收回目光,向蘇士貞歉意一笑,搖頭,“沒什麼啦爹爹。只是聽女同學們說過,孫記商號也是以雜貨鋪子起家的,我便想著咱們家也是經商雜貨鋪子地,什麼時候能如孫氏商號一般發展成為這般的大商號……”
“哈哈!”蘇士貞微愣,既而大笑。轉回頭看愈來愈遠的孫記商號,雖然蘇瑾的話在他看來如同痴人說夢,卻不禁為她的這份心性而感到快意,眼中滿是愉悅,“我的瑾兒倒是個有大心思地!只是這孫氏商號已有百餘年,深得老百姓的信賴,他們現在經營的貨物早已不是當初的雜貨鋪子裡的貨品了。南北新奇貨物應有盡有,只要你想得到地,在這裡十之有九便能買到,單是貨倉裡的存貨,便有數萬兩。我們家何時能到這種地步?另外,莫說我們家無財,便有許多有財地人家,開間比孫氏商號更大的貨行,生意卻不及孫記一半好呢。”
這個道理蘇瑾自是知道地。老字號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不止是對其商品品質的信賴那般簡單,最重要的是還有許多情感在裡面,要取代老字號,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兒。不過,消費者的另一特性便是喜新厭舊的,一旦有新的商號出現,有更新奇的經營手段,更新奇的貨物,再加上更物美價廉的貨品,要做到平分秋色也不是不可能的。
卻也不說破,只是呵呵笑了兩聲道,“我是胡亂想地,爹爹不要笑我。”
“好,好,爹爹不笑。”蘇士貞連點點頭,見女兒仍遙望那孫記商號,眼中有渴望之意,不禁又想與她說些什麼,拈著短鬚笑道,“瑾兒不提,爹爹也快忘了,孫氏也是靠雜貨鋪子發家地。這孫家不但祖上是經商地奇才,連兒孫們一個也比一個強。咱們歸寧府只是孫氏的眾多分號之一,北京、南京、杭州、蘇州、開封乃至濟南都有他們地分號,聽人說,每一城的分號少則有一家,多則三四家,全國大大小小的分號加起來有近百家。”
蘇瑾雖然也能想象到孫氏商號的規模,但聽蘇士貞如此說,仍不免詫異:如此眾多的商號,在交通訊息不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