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臥兒帝國的軍事貴族大多是蒙古人、突厥人和波斯人。
前兩者都是騎兵專業戶,波斯人從兩千年前也非常重視騎兵。
所以啊,莫臥兒帝國的軍事編制裡,大部分是騎兵,莫臥兒的步兵就是弱雞的存在,一幫低等種姓的流民而已。
莫臥兒帝國哪裡來的這麼多騎兵?
中原王朝要是養這麼多騎兵,恐怕是鉅額開支了,莫臥兒一個封建帝國能養得起這麼多?
還真養得起!
一、莫臥兒在這個時代,國力處於巔峰。
二、印度南亞次大陸的自然環境優渥,糧食產量富足,草地也多,農作物餵馬也是常有的事。
就像遊牧民族養一支騎兵和中原農耕養一支騎兵成本是不一樣的。
明軍長線的火槍兵防禦,暫時遏制住了莫臥兒全軍的進攻。
但是莫臥兒黑壓壓的騎兵狂潮,彷彿沾滿了整個原野,如同海嘯漫過海岸,形成滾滾的衝勢。
橫向拉開有四里,縱深也有好幾裡,無情碾過大地。
似乎整個大地都在他們的鐵蹄下顫抖,遠處的德里城彷彿也要被這恐怖的鐵蹄聲震崩塌一樣。
在這樣的進攻下,明軍10個師的火槍部隊,似乎也顯得有些單薄了。
但明軍的武德也是非常充沛的。
崇禎一聲令下,早已整裝待發的5萬精銳騎兵紛紛出動。
統一配置的鋼甲,讓明軍騎兵團看起來,彷彿無數從一個模子裡鑄造出來的鐵人一樣。
隨著大軍的移動,震天的鐵蹄聲滾滾而起。
明亮的鋼甲,硬著陽光,流動出森冷的光澤,彷彿鋼鐵匯聚而成的海面。
他們紛紛拔出刀。
刀與刀鞘摩擦的聲音,那是戰場上的呼吸聲。
這支重騎兵軍團是從中軍和右路軍之間的空地湧出去的,橫向拉伸了有五里。
從高空俯瞰下去,前線呈現出四十五度角的傾斜,就像一把略微彎曲的刀,橫掃過原野,避開了火槍部隊,朝敵人砍去。
鋒利的“刀尖”先刺進敵人的“胸膛”,濺起血浪。
這是雙方精銳再一次正面衝撞。
顯然,莫臥兒重騎兵不敵。
剛一個正面,就被明軍重騎兵壓下去,數十人墜馬被淹沒。
這把鋒利的“刀”在“砍中”敵人後,快速變彎,右側的騎兵加速填補上來,形成一道弧度,在莫臥兒大軍中強行撕出了一條血淋淋的人肉道路。
大軍以一種難度極高的伸展式進攻,從側面刺進了莫臥兒大軍中,在一瞬間,對莫臥兒騎兵造成了摧毀式的打擊。
就彷彿一把尖銳的鐵犁,硬生生犁開了堅固的磐石一樣,迸濺出無數“碎石”。
而且,隨著後方明軍快速填補上來,明軍的衝擊線開始縱向傾斜,對莫臥兒騎兵側面的衝擊面快速增大。
整個世界彷彿只剩下鐵蹄聲和鋼鐵碰撞的聲音。
鮮血染紅了甲冑,在刀口上嘩嘩飛滾,骨渣子濺到人的眼睛裡。
人被包裹在鋼鐵中,燃燒鮮血,化作鋼鐵洪流,無情碾壓一切!
無數淒厲的慘叫聲剛剛響起,便又如同一葉扁舟,淹沒在鋼鐵的怒海中。
這一刻,人命連草芥都不如。
一切被觸碰到的,都被碾壓。
就像田裡的麥浪在一排排倒下去。
明軍的每一個戰士,都擠壓出了身體裡面的每一絲力氣,吼出了每一絲血氣,摧枯拉朽般的往前衝擊。
原本壓力倍增的火槍師團壓力驟然減小。
在鋼鐵騎兵團的橫掃下,莫臥兒大軍出現大規模的傷亡。
一些地方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