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要快點結束戰爭的原因不是因為糧草不夠。
而是因為現在已經是初冬,大同鎮的冬天不必南方,這裡冬天最低溫度可能會有零下二十幾度。
再加上最近這些年的氣候非常反常,歷史上俗稱小冰河時期,達到零下三十度都不是沒有可能。
在古代沒有暖氣裝置的北方,冬天凍死人是常事,一旦缺少糧食,死的人會更多。
這是崇禎絕對不允許的。
所以,這一次的行動一定要快。
一張戰略地圖擺在面前,包括草原、大同鎮、山西。
崇禎道:“都說說看,如何能在一個月之內結束這場戰爭?”
御林衛第二軍軍長尤世威道:“啟稟陛下,臣以為,若是要儘快結束戰爭,則全軍全速推進大同城,收復大同城,只要收復了大同城,以天子名義號令四方,那些潰敗的將士就會感受到振奮,他們都會奔往大同城,加入我們,屆時大同鎮士氣大振。”
崇禎不作表態,看來尤世威在整體做戰術計劃這一塊是短板。
他是陝西榆林鎮人,那裡的人有一個特點:彪悍!
但如果真的按照尤世威這種打法,怕是在自殺。
為何?
以京衛軍的實力,要打萬丹偉徵,還真不是難事。
但是打仗從來都不是雙方站好了提著刀子互砍這麼簡單。
例如按照尤世威的策略先去打大同城,把大同城奪回了,向整個大同鎮發訊息說天子御駕親征而來。
那些在潰敗的明軍有一部分可能真的會去大同城。
但是更多去大同城的是難民,因為他們需要糧食,他們要去找崇禎要糧食。
一旦幾十萬難民聚集到了大同城,你是放他們進來呢,還是不放他們進來?
按說,作為聖明君主的皇帝,肯定是要放難民進來的。
可幾十萬難民進來了,你用什麼養活他們?
好,你不放他們進來,你說戰爭嘛,就是殘酷的,為大局總要捨棄一部分人。
那你才萬丹偉徵知道一大群難民聚集到了大同城附近他會做什麼?
沒錯,他會去那裡殺人。
殺了做什麼?
肯定是吃啊!
現在糧食這麼寶貴!
所以,先攻打大同城,就是把自己往死衚衕裡推。
手裡拿的王炸,卻硬生生打出了屎。
但崇禎也不好當著面質問尤世威,畢竟尤世威這種將領也有他的長處。
尤世威在歷史上以悍勇、治軍嚴明出名。
下屬有短板沒有關係,就在其他人來補齊他的短板便是。
馬世龍接過話來:“陛下,臣以為可分兩路出擊,左路經朔州,攻打威遠城,進而收復大同右衛,右路攻打安東中屯衛,過錦屏山,出擊大同左衛,隨後大軍在左雲揮師,兵鋒直指大同城!”
“陛下,臣以為兵分三分最好,左路經朔州,攻打威遠,收復大同右衛,中路繞過錦屏山,收復大同左衛,右路則出擊,收復大同前後衛,三路大軍對大同城形成包圍之勢。”
說話的是天雄軍現任軍帥曹文詔。
曹文詔本來是屬於遼東系將領,不過他和祖大壽等人不和,在去年的遼東之戰中也是戰功赫赫的。
歷史上,曹文詔就是那種你第一眼看他會覺得其貌不揚的普通人,但你真要嘲笑他的話,可能臉都要被打腫。
他在明末有一個稱號,叫做萬人敵!
史書上有一句話是這麼形容他的:文詔忠勇冠時,稱明季良將第一。
他萬曆年間就在遼東打仗了,可以說是經驗老道的將領,這樣的人放在遼東做遊擊將軍太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