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無線電裝置,就像一灘水一樣。
如果將一顆石頭扔到水裡,就會產生波紋,波紋就會向前面湧動,傳到遠處。
如果想要研究出無線電波發射裝置,就必須研究出那塊石頭。
這個比喻非常有趣。
這篇論文的作者叫唐曉辰,是北京理工學院的一個學生。
第三篇論文闡述的論點和第一篇有點類似,不過說法不同。
他主要說無線電波其實是一種聲音,只不過和普通的聲音不一樣,我們平時聽不到,摸不著,需要特殊的接受裝置。
提出這個論點的是北京軍事學院的學生,叫劉聰。
他還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在軍事活動中,有一種口哨,是士兵和士兵之間專門交流的暗號,其他人聽不懂。
這種暗號是有一定的節奏的。
所以無線電波就和這種暗號一樣,有它自己的節奏。
這三種說法,都和科學院的觀點很類似了,甚至有些地方更加詳細。
王徵宣讀了這三人的名字。
這時,有一個賣報郎突然出現在附近:“號外號外,張凡的最新論文《電池原理》,《電池原理》,教大家如此製作電池!”
他的聲音立刻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
“小孩,你說的《電池原理》是什麼?”
“先生,買一份報紙吧,張凡的新論文。”
一下子,科學院門口又熱鬧起來,非常熱鬧。
現在凡是張凡一發論文,就引起極大的轟動和注意力。
賣報郎手中的報紙立刻被一搶而空,甚至連科學院的那些人也搶了幾份。
唐曉辰看完立刻大聲說道:“天啦!這就是我說的那塊石頭!”
科學院門口立刻人聲鼎沸。
王徵忍不住大聲喊道:“天啦,這東西難道可以將電存起來!”
徐光啟,80歲了,杵著柺棍,激動地來到科學院,他讀完近期張凡所有的論文,並且也看完那三篇被選出來的論文。
他的老眼中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科學院的人目前還不知道電的實際用途,但是發現了電的存在,人類可以製造電,並且儲存電,這對科學研究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巨大的突破。
實際上,當年改革的那一帶科學工作者,現在大多數已經老去,新人進入了科學院,他們對力學、光學和天文學,都開始新的研究。
例如有人提出了能量守恆的概念,這才有人說電也是一種能量,是由另一種能量轉換的。
實際上,電池的出現並不能立刻解決無線電波的問題。
但電池確實無線電發射的必要裝置。
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人立刻將無線電製造出來。
但是,那三篇論文被科學院評定為優秀論文,也予以了獎勵,每人獲得5000兩(約325萬元)的獎賞。
這無疑大大激發了許多學子的鬥志,一股工科潮在大明悄悄的湧動起來。
時間推移到五月份。
南洋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鄭芝龍在渤泥島上像開掛一樣,把幾個國家重要的港口全部打廢掉了,然後封死了這些港口,逼迫國王將逮捕的漢商全部交出來。
去年年底接到荷蘭人的要求,還準備找明軍反攻倒算,現在都跪在那裡喊爹了。
這個時候,馬打蘭王國一帶聚集的荷蘭人終於已經沉不住氣。
再這樣下去,明軍把整個渤泥島打下來,再把蘇門答臘島拿下來,就直接把戰略壓在了爪哇了。
五月初十,安東尼和塞爾維多開始召集船隊,浩浩蕩蕩沿著爪哇海,朝巴達維亞挺進,凡是在海上看到那些壯觀戰船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