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攻打大淩河防線失敗,意味著遼東戰場正式進入拉鋸戰。
皇太極一時間無法吃下廣寧,而廣寧的明軍顯然也不打算立刻和皇太極來一場大的。
這個時候,只要糧草充足,拖都能將皇太極拖得退兵。
只要皇太極退兵,明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渡過遼河,去渾河便耍一耍,讓皇太極也幾天幾夜睡不著。
而實際上,這個時候,軍委會的作用也凸顯了出來。
若是正統歷史上,邊疆軍事被文臣把控,必然又是催戰。
若是不主動出戰,朝堂上又有人嚼舌頭,以此為藉口,掀起政治鬥爭,牽連邊疆軍事。
很多時候,軍事上的失敗,並不是軍隊不願意打仗或者打不贏,而是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經過崇禎的改制,軍政與行政分離,軍委會來把控軍政,行政大臣自然就無法再幹涉。
就算他們此時站在孫承宗的府邸前罵,也無濟於事。
朝廷辦事,是有正規流程的,是要簽字蓋章的,許多事情的推動,不是靠罵的。
這就確保了遼東局面的穩定。
雖然有犧牲,但至少大局是穩的。
現在該蛋疼的是皇太極。
別看皇太極這幾場戰爭打的聲勢浩大,但實際上一點便宜沒有佔到。
遼河戰役折損了十幾萬人。
義州的數千人被曹變蛟給吃了。
大淩河城打完後,右屯沒有攻下來。
這離皇太極想要的差了不少。
皇太極現在重新大軍集結,圍困廣寧。
還是那個邏輯,他打算拖住遼東,使明朝不斷朝遼東投入巨量物資,造成對西北的空缺。
但他不知道,西北的瓦剌人現在已經被吊打了好幾遍。
據不完全統計,瓦剌已經摺損了二十幾萬大軍。
並且,現在不僅僅瓦剌被毒打了一頓,連在河西走廊西端的葉爾羌汗國也遭殃了。
阿卜杜拉是葉爾羌汗國的大汗。
這是一個極其有野心,並且軍事、政治才能也極其出眾的年輕人。
天啟七年,他從他的父親阿不都熱依木繼承了汗位後,趁著吐魯番內亂之時,帶領葉爾羌汗國大軍攻打吐魯番,再次統一葉爾羌汗國。
並且,任命他的弟弟蘇里唐為吐魯番的阿奇木(葉爾羌汗國的地方總督)。
與此同時,還出兵西域的哈密地區,大軍橫掃那一帶。
不僅如此,他還出兵了伊犁河谷,在鞏乃斯草原擊敗準噶爾軍隊,重新取得了對伊犁河谷以及巴爾喀什湖那一帶的統治權。
這一系列的軍事成果,讓葉爾羌汗國恢復到了鼎盛時期。
此時的敦煌,就在吐魯番的控制下。
雖然吐魯番只有數千兵力,可這數千兵力,在這一帶,絕對是可以橫著走的。
鑑於這一百多年來,吐魯番在敦煌橫著走習慣了,當正月二十二日,崇禎的大軍兵臨敦煌城的時候,敦煌的守備一時間竟然沒有反應過來。
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明軍已經開始攻城了。
不用懷疑,御林衛是騎兵,但要轉化成步兵,分分鐘的事。
因為來的太快,沒有帶火炮。
一顆顆木樁被砍伐後,明軍開始用木樁衝撞城門。
城樓上的守城士兵發現自己的弓箭根本無法射穿明軍那些堅固的鎧甲。
僅僅用了半小時,城門就被撞開了。
明軍入城後,簡直和群狼進了羊圈一樣。
自認為驍勇善戰的葉爾羌汗國數千士兵,在數萬明軍的圍攻下崩潰。
用了小半天時間,將城內的葉爾羌汗國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