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給做的媒,可卻紅杏出牆和蔡攸睡在了一起。世上的事情就這麼怪,蔡攸把自己的老婆送給了皇上享用,卻去睡別人的老婆。
童貫對此不會不知,卻不叫破反而暗地裡縱容兩人,於是靠夫人外交,兩人結成了親密戰友,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利益。他們兩人私下商定,由蔡攸出面說服蔡京,支援童貫擔任伐遼主帥,事成之後,童貫投桃報李舉薦蔡攸為次帥,可事情進展很不順利,蔡攸是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蔡京對此表示沉默。
此時的蔡攸也不是昔rì的吳下阿蒙,而是皇上的近臣,身邊有了王黼等幾個大權在握的朋友,他請王黼幫忙促成此事。王黼正不爽呢,當然是一拍即合,他認為現在皇上對蔡京不喜,正是動手的好時機,而且一旦動手就要往死裡整,將蔡京趕下臺,那時他獨攬朝政,有事情還不好辦啊,於是便發生了蔡攸闖進蔡京府中,當著眾人的面為他老爹號脈的趣事。
畢竟是自己的爹,蔡攸也不想做的太絕,先禮後兵,開始動員蔡京早點上表請辭,致仕退休,將崗位讓給年輕人,可蔡京卻不識趣,堅決不肯離開領導崗位,還想為國家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動員老爹退休是沒指望了,和幾個哥們兒一商量,大家認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咱們幾個人都是當朝宰執,還都不過一個老不死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蘀他把退休的事兒給辦了得了。
於是乎,皇上的案頭出現了蔡太師請求致仕的申請,可按規矩重臣請辭,皇上要三留的,顯得皇上注重國體,給面子,於是辭表被退回,幾個小子再次上表,而蔡太師還不知道自己被退休了,真是玩兒了一輩子鷹,最後還是被自己養了半輩子的鷹把眼給啄了。。。
但是事情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童貫和蔡攸這邊剛計劃好,他也藉助河東軍穩住了局勢,準備與西夏議和,皇上派出了以蔡攸為的談判使團,可是西北的局勢突然發生了變化。皇上馬上反悔了,壓住蔡京致仕的進表,雖然沒有召回使團,卻把他們丟在了太原等待下一步指示,將這些人分成了三路。
趙佶處理國政經常不拘常規,就像他寫字畫畫,提筆一揮,瀟灑飄逸。在進行重大的決策時,他常憑心血來cháo,心志不專,反覆無常,翻臉不認帳,可他也有底線,就是不能威脅到自己的安全,否則蔡京也不會有之前的三起三落,這也從側面說明國家大權一直就在他的手裡。
將相和那是理想,每個君王都知道一旦將相和自己的rì子就難過了,必然是導致皇權旁落,朝臣左右朝政,所以歷來是讓他們相鬥,皇上從中斡旋,那是左右逢源,兩派都需要皇上的支援,那就都得老老實實的聽話。
趙佶從趙檉的信中得知童貫這傢伙居然想將眼前的大好局勢放棄,一心想回朝伐遼,不惜至兒子於險地,又聯想到自己提拔王黼、蔡攸等人就是想牽制蔡京的勢力,可蔡京一旦致仕,幾個新貴上位,會不會重蹈覆轍呢?而蔡攸之流和童貫勾結在一起可不是什麼好事,這個苗頭一定要掐掉。
所以趙佶一力支援兒子建功立業,使趙檉的地位在軍中更為穩固,讓童貫感到軍中不是無人,自己的兒子也是戰神,你不是不可蘀代;同時又讓童貫覺得這幫新貴們做事不靠譜,不得不向自己靠攏。暫且留著蔡京也使新貴們時時感到威脅,不敢異動,成功借兒子的大勝將朝中的各勢力重新分化。
。。。。。。
七月底,趙檉領軍直下宥州、鹽州,延長城驛路向西逼近靈州,這一路可謂十分辛苦,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