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是蜀中天險,可他防備的是北面漢中方向,對於四川方向卻沒有多少防禦力,王得仁攻關三日,便拿下此關,打通了攻入廣元的道路。
此時,馬進忠和李定國也已經掃蕩成都周圍,他們安排了成都防守之後,隨即率領大軍北進漢中。
可是在進軍的過程中,他們才發現,沿途的州縣,綿陽、潼川等縣,不僅是錢糧被吳三桂搬空,整個縣的人口也被遷移走了八成,只剩老弱病殘。
這讓馬進忠與李定國很震驚,沒想到吳三桂這麼狠,把川北梳理的乾乾淨淨,什麼也沒給明朝留下。
小冰河時期,糧食減產,人口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朝廷的負擔,龐大的流民隊伍,更是摧毀了大明朝廷。
天下各方,對於人口都並未太過重視,可是此時,吳三桂卻開始往漢中遷民,這說明,人口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變成了一種資源。
李定國參與過當年西軍與清軍在漢中的大戰,那一場戰事,西軍為了對抗清軍,採用了堅壁清野,焦土抗擊的策略,整個漢中的百姓因此死傷慘重,好多地區都成了無人之地。
吳三桂想要經營漢中,抵抗來自湖廣和川蜀兩個方向的壓力,除了錢糧之外,必須要有兵源,否則他的人死一個少一個,遲早要被耗光。
馬進忠忙派遣騎兵,檢視川北各縣,發現幾乎都是一樣的場景,要不是明軍進攻早,吳三桂能先遷完川北之民,然後將成都的五萬多戶,也都遷移到漢中。
很快,王得仁處有訊息傳來,吳三桂想將大批物資和人口遷移到漢中,但是蜀道難走,金軍還有大批物資和人口屯在廣元。
明軍經略川蜀也需要大批錢糧,否則沒錢買種子,沒鐵製造農具,四川便難以恢復,大軍也就難以進取漢中和關中之地。馬進忠與李定國得到訊息,立刻決定一定要將物資搶回來。
廣元位置重要,金牛道在此出川,從成都走到廣元之後,在往北走,棧道便不好走了,要穿過層層疊疊的大山,才能進入漢中。
因為北面的路不好走,所以許多從四川運往漢中的物資都堵在了廣元,而吳三桂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派遣胡國柱在此搶運物資,以求將更多的東西運到漢中。
胡國柱坐鎮廣元,搶運物資,原本以為明軍會被拖住一些日子,沒想到明軍分幾路出擊,王得仁部突破劍門關,進抵廣元,而成都的陳科不爭氣,沒有拖住明軍主力,讓馬進忠和李定國也向廣元而來。
漢中與四川相比差距太遠,人口稀少,吳三桂強制遷移了眾多川北之民過去,需要大批的物資和錢糧,才能把這些人安定下來。
如果沒有物資錢糧,這些人就算到了漢中也只能餓死,並不能達到充實漢中人口的目的。
四川其它地方可以不守,但是廣元,吳三桂必須要守,至少要守到物資運送得差不多為止。
為了防止明軍佔據棧道,斷了大軍歸路,胡國柱一萬人馬,在廣元之南,明軍必經的一處谷地紮下堅如鐵石的營寨。
王得仁攻了幾日,也沒有衝開胡國柱的阻攔,讓原本有些慌張的金軍,稍微安定下來。
明軍這麼快佔據四川,金軍將士內心還是很恐懼的,但是胡國柱卻很有信心,他精通兵法,武藝不凡,更重要的是吳三桂撥給了他一萬精銳士卒,都是征討過西域,血戰過佛圖關的老卒,戰力十分不俗。
胡國柱認為明軍雖然多,但是受廣元的地形限制,縱使他來二十萬,也無法展開,他只要扼守險要地形,便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時,在金軍大營裡,胡國柱正匯聚諸將,商議局勢。
胡國柱人高馬大,坐在帥位上,關寧將領端座兩旁。
“眾位,本帥列陣於兩山之間,王得仁那廝損失了千餘人,也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