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總以上的清軍軍官集體關押,士兵要進行三個月至6個月不等的洗腦,表現的好的可以作為補充兵員加入北伐軍序列。實在表現不好的,送往廣西築路部隊勞動改造。而清軍把總以上的被俘軍官,一律羈押。
襄樊清軍總督府,劉銘傳接到閔一行自殺、武漢江北城區被攻陷的訊息後,儘管心裡有所準備,但還是十分震驚,沒有想到來的太快了。屬下見劉銘傳沉默不語道:“大人、襄陽是戰略要地,下一步該輪到我們了,目前我們在襄陽有3o萬大軍,完全可以一戰。”一名屬下勸慰道。劉銘傳望著屬下道:“事實證明,北伐軍強大的攻擊力無法阻止,對於我們而言是能堅守多長時間的問題,立即把情況向京城稟報,要讓李大人瞭解真實的情況。”
劉銘傳內心的自信被無情的事實再一次摧垮,北伐軍的強大,其強大的進攻能力無需再證明什麼。原以為在武漢一線最起碼能堅守3個月,沒有想到6天時間便見分曉。其實劉銘傳對武漢長江一線的防守本來就沒有信心,鐵的事實讓他心服口服。
幾個月前,李鴻章就左宗棠在四川兵敗折戟,進行了嚴密細緻的分析。認為左宗棠失敗不是輕敵,而是麾下湘軍依然保持固有的作戰方式、墨守成規所至。尤其是北伐軍兵出雅礱江展開奇襲,作為熱兵器時代的手段完全能做到的事情,左宗棠沒有想到。李鴻章指出這不是左宗棠的錯,是左宗棠的軍事思想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李鴻章告誡劉銘傳,對於北伐軍的強大,要正確的認識。即便長江防線守不住也不要失去信心。李鴻章從太平天國的失敗分析洪秀全,認為,當時太平軍何等了得,最後的結局又如何。北伐軍照比太平軍確實強大,可是現在的形勢和敵對雙方也生重大變化。並說西洋各國絕不會容許一個對洋人懷有刻骨仇恨的梟雄在華夏大地上出現。
李鴻章堅信,即便北伐軍進入江北,隨著戰線的拉長,隨著洋人軍事力量的不斷加強,北伐軍的進攻就會衰竭。李鴻章說到了最壞的結果,那就是在洋人的鼎力相助下,最後或許會形成南北朝格局,因此李鴻章要求他務必要充滿信心。可以說李鴻章分析得很到位,可是對手是一位化腐朽為神奇的人物,他怎能想到那?
可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戰端開啟,武漢長江防線短短6天就煙飛灰滅,讓劉銘傳不僅鬱悶洩氣,甚至自信心都出了問題。鄧子軒到底是什麼人物,難到真是坊間流傳的千年才出現的明主嗎?作為一介武夫,劉銘傳是不可能綜合考量得出結論,出於對李鴻章的頂禮膜拜,他還是堅信李鴻章的英明。
見劉銘傳沉默不語,眾屬下也不敢輕易鼓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下一步北伐軍兵鋒指向襄樊是必然的。訊息已經傳遞京城,接下來就是如何抵抗北伐軍的大舉進攻了。“報大人,北伐軍副總司令陳錦堂派人送來一封信!”一名屬下慌亂的進來,打破了窒息般的寂靜。
劉銘傳聞聽一震,忙接過信檢視。只見信中寫道:“劉將軍,北伐軍已經勇克武漢長江防線。被清廷宣揚的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短短6天就成為歷史,不知劉將軍做何感想。我想告訴你,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北伐軍的腳步,清廷休想,洋人也休想······。作為軍人,我敬佩劉將軍的人格,但同時也為劉將軍悲哀。還是那句老話,識時務者為俊傑。讓我們襄樊城下再見吧!”署名,北伐軍副總司令陳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