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就點醒了他這個夢中人。
於是更加點燃了他胸中的戰意,但他沉著冷靜,在坐等時機。
因此,在李隆基那次朝堂上發言後,李隆基幾乎消失了。
只有一件事,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因為孫佺的大敗,王畫的袖手旁觀,終於讓奚族人與契丹人輕視。
默啜開始修身養性,他與王畫的想法差不多,突厥人是他的立國之本,大量突厥戰士戰死疆場,對他的統治地位不利。於是突厥不出兵,卻挑起契丹與奚族人出兵,大犯河北。
幽州總督現在是宋璟。
對這項任命,王畫一直在嗤之以鼻,不是他看不起大宋。關健是不對口,大宋有很多長處,剛直不阿,能作能吏,能識人,可本身的軍事才能很是薄弱。
看到契丹人來犯,宋璟無可奈何,只做了一件事,將所有州縣城門一起關上去,只守不攻。
不是他膽怯,關健得知道怎麼去開打,他都不知道怎麼去打,怎麼能知道開城門出戰?最少不能象孫佺那樣,稀裡糊塗進攻,可還沒有遇到什麼反抗,救援的膽量都沒有了,交納財物逃跑。
於是契丹大劫而去,就是冬天又如何,就是閉門不出又如何,不要忘記了,郊外還有許多百姓。
這件事,以及這項莫明其妙的任命,成為大宋人生的唯一汙點。
聽到這件事,李旦也感到羞辱。
王畫以西北彈丸之地,獨抗朝廷幾十萬大軍,同時還將吐蕃人打得丟盔棄甲,默啜打得狼狽鼠竄,可是朝廷呢,以一國之兵,盡然被突厥屬於一個臣服的附國所逼。
這一對比,更讓人感到恥辱與心寒。
於是釋出誥命,派李隆基巡視邊境,巡視的地區從河州開始,一直到隴州,燕薊,這多長的路程,一圈巡邏完畢,一年,或者是兩年?李隆基一聽就傻眼了,自己在朝中,都被架空了,一旦離開京城,還不知道自己這個姑姑會掀起什麼風浪。
不離開京城還好一點,一旦離開京城,說不定回來後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而是迎接的是刀劍。
於是拖拖拉拉的,最後不知道讓他使用了什麼辦法,沒有成行。
另外李隆基也聰明,他不肯巡邊,於是他自己也下了敕書,不是李旦要巡邊嗎,於是簡便三軍,大宋為左軍大總管,薛訥為中軍大總管,郭元振為右軍大總管。
後兩個人的任命合乎情理,大宋能做什麼左軍大總管?
可是李隆基現在也不管了,保住自身要緊。
朝堂上爭執也處於白熱化。
這導致了另一件事的發生,李日知請求致仕。
這是一個能臣,因為執法寬平無冤濫,在武則天時就聞名天下。
在他擔任刑部尚書的時候,從來就不用刑杖責打官吏,但刑部官吏能夠圓滿完成任務。
曾經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後,竟然忘記執行。李日知十分生氣,派人打出刑杖,準備將他揍一頓,可過了一會兒說道:“我如果下令責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說你能惹我李日知生氣,不容易。再說因延誤公務,忘記正職,與受到別人的責罰不同,恐怕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拋棄你。”
於是放過他這一次。
也就是想要李日知揍人一頓,都十分困難。
所以他的下屬十分感動,沒有人敢違章犯事,一旦有人失職,其他人一起主動替李日知譴責他。
很有聲望的一個人,雖然說年齡高了,也不應當在這時候致仕。
是逼的,正因為他的聲望,太平公主要拉攏他,李隆基也要拉攏他。如果不致仕,以後無論是誰上臺,他都沒有好下場。於是金盆洗手。
這一次李日知的致仕,使中立派的官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