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把黎元洪的電文亮出來給張振武看了一眼,張這才明白自己為何被縛,可惜為時已晚。幾分鐘後,一代武昌元勳被槍決。
張振武被殺的訊息傳出以後,輿論大譁,國會議員更是義憤填膺,叫嚷著讓總統出來給個交待。袁世凱推託不開,只好兩次釋出答辯書,辯稱此事系根據黎副總統密電處理。至於密電的內容是什麼,他打死也不敢公開,只是讓議員們去問黎元洪。
不知道那些議員如果知道這封密電還是袁大總統親自操刀辛辛苦苦翻譯的,是否會稍微寬宥一二。民國電文雖多,像這封由一國總統親手譯成的,卻是極少見。從這一件事可以看出,密電翻譯,委實幹系重大,不可不慎。
其實袁世凱如此謹慎,也是有前車之鑑的。
在清末歷史上,曾經有兩次關於密電的失誤,以致於差點改變了整個中國的歷史程序。
第一件事發生在1898年,主角是康有為康聖人。
光緒二十四年,維新變法如火如荼之際,中國一派中興氣象,儼然要成為第二個日本,邁入強國之列。康有為作為維新變法的主使者和精神領袖,風頭一時無二。然而光芒之下,卻是暗流湧動。維新不過持續了一百天不到,就已經危機四伏。滿朝文武陽奉陰違,幾位重臣榮祿、奕劻心懷不軌,就連在幕後的慈禧太后也開始磨刀霍霍,打算對這一群大逆不道的傢伙動手。
光緒皇帝雖非明君,這點政治嗅覺還是有的。光緒曾經頒給過楊銳一紙衣帶詔,其中說“朕位且不能保,何況其它?”足見這位皇帝對於未來的態度已經相當悲觀。儘管譚嗣同建議說可以拉攏袁世凱作為靠山,光緒仍舊心緒不安。他唯恐壓在頭上的“老佛爺”突然翻臉砸下來,讓自己這一派全軍覆沒,於是便作了兩手準備:一方面連續召見袁世凱,極力籠絡;一方面又下旨派康有為前往上海,名義上是督辦《時務報》,其實是有意想讓這位康聖人離開北京這個龍潭虎穴,留下維新派的一點骨血。康有為開始堅決不走,光緒皇帝再三催促,甚至在託林旭轉交的密詔裡都說出了“汝可迅速出外,不可遲延”這種露骨的話出來,可見局勢之危急。
康有為看到光緒心意已定,只好把梁啟超、譚嗣同、劉光第等弟子召集過來商議,這些學生也都紛紛勸老師外出避禍。康有為很猶豫,因為他們正在策劃兵變,想借袁世凱的新軍殺掉在天津的榮祿,然後包圍頤和園,囚禁慈禧太后。在這關鍵當口,主腦人離開不大合適。譚嗣同說老師你先離開,具體籌劃有他們這些學生負責。康有為表示好歹把袁世凱拉攏過來,他走也走得放心。當時袁世凱已經與維新派走得很近,維新一黨受光緒衣帶密詔的時候,袁世凱的心腹徐世昌也在側,只是他本人從來沒表明過立場,讓康有為很不放心。
於是在1898年9月18日(農曆八月三日),譚嗣同夜訪法華寺,慷慨激昂地把兵變計劃一說,逼著袁世凱表態。袁世凱當時滿口答應參與兵變,算是擺明了自己的立場。康有為見大局底定,這才放下心來。其實那時候,慈禧早已控制了光緒,袁世凱(缺)
於是到了9月20日,康有為把兵變計劃留給梁啟超與譚嗣同,自己只帶了一個僕人坐火車前往天津,打算坐海輪到上海去。巧合的是,袁世凱也是這一天坐火車迴天津,至於他到底有沒有心思殺榮祿,在火車上有無見到康有為,就不得而知了。
康有為當晚直接在塘沽下了車,他訂的是海晏號客輪,上了船以後,康有為被告之因為機械故障,要第二天下午四點才能啟航。這條船歸中國輪船招商局管,康有為唯恐船上有榮祿的耳目,索性下了船,在碼頭附近的旅館住了一宿。第二天,也就是9月21日,他繞過招商局的輪次,特意選了一條英國太古輪船公司的重慶號,於上午1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