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92頁

香江和內地是完全不可能一樣的,所以香江的成功經驗只能夠借鑑,絕對不可能複製。

「銀行的事情,我們會積極的來處理,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障。」朱平範淡淡的道,「另外對於僱工人數方面的事兒,不知道殷先生有什麼想法?」

僱工人數?

殷俊驀的明白過來。

這就是著名的「七上八下」了。

按照德國的馬老爺子的理論,僱傭七個人做事兒可以,但超過這個數目就會引發極大的不安,向著西方世界靠攏。

但事實證明,如果生搬硬套的話,華國的經濟直接就要完。

所謂僱工人數不能超過7人,純粹就是不符合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以後華國的工廠,僱傭的人成千上萬,都沒有見有多大的問題。

反而因為人員的集中使用,使得我們的產品質量更好、成本更低、各種物資流動更加方便,從而讓華國製造暢銷天下。

但是,這個事情殷俊是絕對不會參與的。

因為在這個年代,這個問題一點兒都不好笑,反而是爭論的重大焦點。

具體要到年之後,上面才會默默的放開這個限制,到了92年之後,才會真正的完全放開手腳。

雖然粵東這邊是最激進的,在前幾年就偷偷有了幾十個人的工廠,但他們也從來不會去公開的宣佈和討論,而只是悄悄的做事兒。

上面是知道這事兒的。

可無論是雲老蕭老,還是那些固執的老人家,都把這裡當成了一塊試驗田,看著他們怎麼來應對,以及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然而有一點,他們絕對不能大規模的放開用人限制,不可能上百、上千的工廠開得遍地都是。

這就是朱平範很苦惱的地方。

光靠公有制的企業工廠,粵東一輩子都比不上東北的那三個省份——那裡幾萬、十幾萬的工廠都有,全華國80的重工業都在那邊,粵東根本比不上。

發展輕工業的工廠,粵東也比不上長三角的滬海等。

從100多年開始,滬海便是全國的寵兒,華國的輕工業工廠大部分都在滬海和它的周邊三個省份,粵東比起他們來,根本沒有優勢。

只有發展這種小快靈的私有制工廠,粵東才有可能遍地開花,才能迅速的和香江、寶島一樣發展,超過全國所有的省份。

老是這種幾十人、幾十人的工廠,規模根本發展比起來,也難怪朱平範心急了。

「我是香江人,這種事情不適合我來進言,具體還要上面統一了想法,粵東才能解除束縛。」殷俊明白朱平範的意思,但他也表示了拒絕。

朱平範聞言只有苦笑。

殷俊是個聰明人,而且保有非常超然的地位。

本來朱平範是想要讓殷俊跟上面談一談,以他世界首富、華人未來的統帥的身份,說不定上面能再為粵東開啟一些束縛。

沒想到殷俊張口就拒絕,說明自己不願意摻和到裡面。

這樣朱平範也很理解。

畢竟殷俊只是商人,而不是一個想要在政壇上發展的人。

他沒有理由在這麼敏感的問題上去和華京談話。

因為他本身就是香江商人,在內地無論僱傭多少人都會被允許,而且上面還巴不得他僱傭得越多越好。

所以這個七上八下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

朱平範嘆了一口氣,這邊的芮成智卻又插嘴的道:「殷先生,那麼你覺得我們粵東這邊,還缺乏了什麼東西,以至於香江的公司很多都沒過來開設工廠呢?無論是優惠條件、地理位置、人工成本……等等,我們的優勢都很大啊!」

「誰說缺東西了?」殷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