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0部分

的四個驛站也納入了重修駐軍的日程,只要東四驛建成,則自開平往西,桓州、威虜、明安、隰寧四驛,一路直達獨石水諸堡,再至龍門衛;開平往東則是可經涼亭、沈阿、賽峰、黃崖四驛直達大寧。整個塞外恰是重新連成一線,一如洪武朝之時。

而由於大寧棄置已久,松亭關和喜峰口則成了扼守南北的一條大道,也是兀良哈人朝覲或襲擾的必經之路。松亭關扼守險要,喜峰口則是一馬平川,之前雖築城,駐軍仍然比不上松亭關。此次誰也沒想到皇帝這一番巡邊竟會恰好遇上兀良哈人犯大寧,更沒想到皇帝竟然會在一怒之下親自率兵追擊。

前一夜朱棣一意孤行連夜率兵北進,落在後隊的楊榮金幼孜幾乎是一路催促著薛祿趕路,可等到日上中天喜峰口時,便得到松亭關報韃虜擾邊。得到這訊息,薛祿擔心皇帝安危,索性留下步卒三百人護衛楊榮金幼孜等,自己則是和興安伯徐亨匆匆趕往松亭關。

即便是楊榮還算年輕,如今也已經年近五旬,金幼孜更是已經六十出頭,兩人趕到喜峰口時便被守將死活留了下來,說是陽武侯薛祿留下了話,等前方松亭關戰事已定,再請兩人過去。於是,即便楊榮金幼孜都是心急如焚,也不得不在喜峰口先行停留。

幽薊各關之中,既有松亭關古北口之類的險關,也有喜峰口這樣的平原大川。前者乃是扼守一地防範虜寇入侵,後者卻是為了方便外夷入寇。年初重新修葺的喜峰口道路雄壯寬闊,關城兩邊可屯重兵,往年兀良哈人尤恭順時,數百人的入貢隊伍往往要勞動數千上萬人沿途護送直至京城,最是揚威的地方。而由於有松亭關在前邊擋著,此地倒是安全得緊。

喜峰口內都是用附近山上砍下大木建的營房,即使守將的官所也是如此。這會兒楊榮金幼孜正在官所的簽押房中,一個站一個坐,心思都壓根不在這裡。此時此刻,先頭勸說金幼孜留在後隊的楊榮後悔不已。須知昨夜他沒有勸諫皇帝,最大的原因就是兀良哈人已經元氣大傷,鬧騰不出什麼大名堂,可看到如今這種景象,他不得不想到某個最壞的可能。揹著手來來回回在屋子裡走了好一會兒,看到金幼孜緊咬牙關坐在那裡,他便走了上前。

六十出頭的金幼孜這些天在路上顛簸,身體本就有些撐不住,昨夜又是憂懼又是趕路,這會兒他只覺得胸口一陣陣刺痛,忽然抬起了頭:“勉仁,不如咱們送信回京?”

仔細想了一想,楊榮就搖搖頭說:“每日行在都有例行文書送回京師,這當口無論送信說什麼都不妥!咱們不像士奇本就是東宮官,越是這時候就越是不能走錯一步,否則不但害己,還會害人。安遠侯寧陽侯都是宿將,那五千人也是精銳。”

這些道理金幼孜自然知道,他好歹也是跟著三次北征的人了,深知京營和御馬監中才是皇帝真正最信賴的班底。可越是如此,他越是覺得沒底。即便他也輔佐皇帝處理過軍務,終究不是領兵打仗的將領,沒有任何實權。這會兒皇帝不在,他就是一兵一卒也調動不了,只能在這裡眼巴巴等著,什麼都做不了。

倍感焦慮的兩個人一直等到日頭落山,外頭終於有了動靜。一直坐著的金幼孜一下子站了起來,三步並兩步到了門口,一把將房門開啟。外頭那軍士這時候正好一路從臺階衝了上來,差點和金幼孜撞了個滿懷。晚一步的楊榮沒功夫理會這軍士的連連賠罪,急忙劈頭問道:“外頭如何?可有皇上的訊息?”

“回稟楊學士金學士,松亭關傳來訊息,陽武侯興安伯已經退敵。另外,大寧派人送來軍報宣示大捷,皇上先敗兀良哈三衛,再敗韃靼大軍,如今已經平安抵達大寧!”

金幼孜卻不為那大捷二字所動,竟是倒吸一口涼氣,使勁定了定神,這才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