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兒,如今太子在京城已推行了好幾項新政,你覺得哪一個對我們世家影響最大?或者說哪一個最能撬動世家的根基?”荀愷沒有直接回答自己兒子的問話,反而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額?這……孩兒覺得……覺得科舉影響最大吧?”荀烈畢竟有點年輕,對於他父親問的這個問題有些底氣不足,猶豫了半天才給出一個自認為最靠譜的答案。
“為什麼?烈兒為什麼這麼看?”荀愷對荀烈的回答不置可否,從這可以看出這是他在有意考驗自己的兒子。
“因為科舉制將徹底打破世家所把持的朝廷進身之道,讓朝廷掌握更大的主動權,一旦讓更多的寒門弟子進入到朝堂上,世家們的話語權將會大大降低!”荀烈知道父親在鍛鍊自己,因此他仔細考慮了一番之後,很認真的回答。
“烈兒能看到這一點確實不錯,不過還是沒有看到事情的本質。科舉跟學堂制確實是對付世家的一大利器,但絕對動搖不了世家大族的根基!烈兒不要吃驚,為父這麼說是有一定根據的!”
“烈兒,我來問你,若是有朝一日學堂制、科舉制推廣到了全國,那麼最後位列朝堂之上最有希望成為宰輔之人是寒門子弟還是世家子弟?”
“這……當然是世家子弟!”荀烈稍稍猶豫一下之後,迅速給出了答案。
“不錯,就是世家子弟,寒門子弟再強他也只有一人。而我們世家子弟不同,每個世家子弟背後都有各自的家族為其提供助力,這是寒門子弟萬萬不及的地方。像張華這樣能夠做到宰輔之位的寒門子弟,不但本身要有過硬的本領,還要天大的機緣。因此,若是讓寒門子弟跟世家子弟競爭科舉,為父相信,用不了多久,本朝世家依舊能夠重新崛起成為新型世家!”
“可……可是,父親既然你這麼有信心,哪我們幹嘛還要跟太子作對啊?”荀烈突然間有些鬧不明白自己父親的真實想法。
“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烈兒,你要知道為父身為荀家家主,不能僅憑個人喜好行事。為父雖然看出世家可以依賴科舉重新崛起,但是卻勸服不了家族內其他的反對勢力,他們可不想放棄眼前的特權。”
“而且,就算新一代世家可以依靠科舉重新位列朝堂,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跟我們此時的特權相比!”
荀愷不愧是一代智謀之士,看問題相當透徹。若是司馬遹在這兒肯定要為他鼓掌叫好,從後世隋唐的歷史經驗可以看出,科舉制雖然對世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到最後受益的還是世家大族。
唐朝的科舉制度解決了下層上升的問題,緩解了社會矛盾,但這些都是前期,事實上唐朝中後期世家大族開始調整過來,佔據了科舉中大量份額,因為世家大族更有財力和人力讓家族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科舉面前,世家子弟和寒門子弟一樣,都是看本事。
真正讓世家大族損失嚴重的是唐朝末年此起彼伏的戰亂,尤其是黃巢叛亂,五代十國互相征伐,讓世家大族元氣大傷。
“父親,既然不是科舉制,那又是什麼?總不會是大農場制吧?”荀烈皺著眉頭自言自語道。
“大農場制度對我們世家來說是一件好事,若不是太子一心想要剝奪我們手中的部曲,使得天下世家心有顧忌,恐怕早就有更多的世家投到太子麾下。正如司馬遹所說的那樣,大農場計劃不會讓世家的經濟利益少多少。真正讓為父忌憚的是正在急速擴張的靈寶教!”
“靈寶教?”荀烈怎麼也沒有想到,讓他父親忌憚不已的竟然是小小的靈寶教。
“嗯,就是靈寶教,為父知道很多世家大族根本沒有意識到靈寶教的厲害之處,為父敢斷言,只要再給靈寶教幾年的時間,他們就能將教派的影響力擴充到帝國的各個角落,進而取代世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