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畝產甚至最高達到了十石!
這些資料,堅定了劉徹推動冬小麥作為主要農作物的決心。
畢竟,小麥產量,現在已經是粟米的一點五倍以上。
假如北方全部種植小麥,那麼,等於漢家的糧食產量增加一點五倍,可以多養活一千萬人口!
而,小麥的產量,絕不止五石!
要知道,五石小麥,換算成後世的重量,也不過一百五十公斤。
而後世,一畝小麥,產個五六百公斤,輕輕鬆鬆。
現在,漢家的技術,雖然拍馬也趕不上後世。
但畝產達到六七石左右,應該不過分。
大約半個時辰後,商容就奉詔前來了。
“未知陛下詔臣,有何吩咐?”商容頂著兩隻碩大黑眼圈,勉力打起精神拜道。
劉徹一看,就知道這貨大概又有好幾天沒睡了。
自從商容上任大農丞以來,他就挑起了大農令衙門的農業工作。
每年的八月九月,據說都是徹夜徹夜的挑燈工作。
據說他每天光是給郡國農稷官,就要下達數百條命令。
這讓劉徹也有些感動。
“卿且先安坐……”劉徹讓人給商容端來一壺參茶,然後,才問道:“以卿之所見,北方郡國,推廣冬小麥種植,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商容喝了一口參茶,提起些精神,答道:“回稟陛下,臣以為,只在人力而已!”
“請仔細說說看……”劉徹也好奇了起來。
他設想過慣性、風俗和習慣,但商容的答案,卻讓劉徹感覺有些耳目一新。
“回稟陛下,以臣在鄉亭所觀,於簡牘所聞的情況來看,如今百姓,之所以還有許多種植粟米而不種小麥,多數情況都是這些百姓的家庭缺乏青壯勞動力,或者太過貧困……”商容答道:“請陛下許臣調閱大農七月庚子及庚寅之報告!”
“可!”劉徹點點頭,吩咐左右:“去將大農七月庚子以及庚寅之奏疏取來!”
不多時,就有尚書郎將相關奏疏取來。
劉徹拿到手裡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
商容不愧是他當年一手提拔上來,還賦予《新農書》主編重任的才俊。
他的奏疏,不因為地位的變化,而依舊保留著當初在太子、宮時的風格。
看商容的奏疏,如同看錶格。
簡潔明瞭,一目瞭然。
劉徹只是粗略的閱覽了一下,就明白商容的意思了。
因為在庚子日的報告裡,大農衙門除了說要加強撥款,鼓勵百姓養殖牛馬外,就是在奏疏之後,附了一個附錄。
附錄裡記載的是大農衙門在關中的華陰縣的曲裡鄉的普查報告。
這份報告將全鄉三百二十一戶,在剔除了土地超過三百畝或者家產超過十萬錢的富戶後,將其他百姓分為兩個群體。
一個是有牛馬的,一個是沒有牛馬的。
劉徹只是略微一看,就發現了一個特徵。
但凡有牛馬的家庭,都是擁有三個以上的勞動力的家庭。
而沒有牛馬的,則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年輕家庭。
這種家庭,一般都是一個壯勞力,帶著妻子與兩三個小孩子。
而在這些家庭的備註中,更是清晰無誤的向劉徹傳達了一個事實——百分之八十以上有牛馬的家庭,都改種了冬小麥。
而九成以上的沒有牛馬的家庭,則選擇了繼續種植粟米。
兩者的對比非常強烈。
劉徹幾乎是立刻就明白了商容的意思。
唯有擁有富餘勞動力的家庭,才能養得起牛馬,而只有養得起牛馬的家庭,才能改種冬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