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是在這半年內,有華夏星際艦隊阻擊,銀河系是絕對安全的。
而半年以後,恩迪亞文明透過戰爭不斷學習進步,不斷最佳化改進它自己的星際戰艦,製造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好、戰力更強的星際戰艦,那到時候銀河系可就隨時有淪陷危險了。
當然,戰爭肯定不會迅速分出結果,這場曠世較量,必然會持續很長時間,直到地球人類文明的星際戰艦被消耗光,無艦作戰抵擋不住。
半年!
六個月的絕對安全時間,看起來還是挺充裕的,但實際並不然。
以微樂航天科技熱銷的、最先進的星際客運艦為例,經過大幅度的內部改裝,可以用‘人擠人’般的方式運載二十萬人,花費不到三小時就抵達亞當斯星球。
但問題是,這二十萬人從地球到太空港,再到星際客運艦上,又到亞當斯星球的太空港口再轉移到地表,整個登艦離艦的過程,極為耽擱時間。
平常坐飛機,幾百個旅客登機,從登機口經廊橋再到飛機上落座,整個過程都要花費不少時間,更別說二十萬人了。
所以,就算地球這邊太空港口不斷的將人輸送就位,囤積著幾十萬人,讓星際客運艦到港後迅速裝人,八個小時跑一趟來回,那一天也就三趟合計六十萬人。
一艘星際客運艦持續高強的運轉半年,理論上可以將一億人遷徙離開地球,擁有兩三艘這樣的星際客運艦,那麼半年內將國民全部遷徙離開,似乎不是難事。
但實際上呢?
能一次性運載二十萬人的星際客運艦,除了微樂星際航運擁有三艘之外,沒有其他國家有,不少國家現在擁有的、可運營使用的星際客運艦貨運艦,都相對老舊,運載能力並不是那麼大,人擠人的裝,能十萬人都不錯了。
除了星際艦船不夠多之外,太空港口也並不夠用,不能轉移很多民眾在太空港內等著登艦,而且到了其他星球之後,離艦進入星球大氣層內的地表,也需要龐大運力。
就以當前的星際艦船和太空港口的規模,只有華夏才能在半年內將所有國民全部遷徙走,因為星際艦船最多、太空港口也多,而且還能帶走不少的物資。
而其他國家,要麼時間不夠用,要麼就只能勉強將人全部帶走。
至於什麼都沒有的弱小國家而言,要想被遷徙,就只能等十個國家忙完各自國內的,在半年之後才開始幫他們或多或少的遷徙了。
當然,半年後也不見得銀河系就要被攻佔了,到那個時候撤離也並不是說太兇險,戰爭的事情誰也不說清,如果華夏星際艦隊能捍衛住銀河系,那說不定一年兩年都可以遷徙。
因此,拿到秦天提供的戰情通報之後,各國代表又進行了一個短暫的磋商會晤,決定首要任務是科學有序的安排遷徙,在經濟、治安、民生等多個方面,循序漸進的安排。
如此一來,首先要嚴格控制的,便是輿論。
那些動不動就煽風點火的媒體,一定要在危難關頭,發揮正能量作用,穩定人心,讓民眾們井然有序的撤離,而不是引發嚴重的社會混亂。
短暫會晤之後,秦天立刻啟程出發,從狼堡太空綜合基地直飛首都,準備參加華夏內部的擴大會議,而對於正在向銀河系逼近的七艘星際艦船,秦天給劉琛的戰術安排很簡單,就是‘示敵以弱’。
恩迪亞文明現在是零戰爭經驗,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星際戰艦,也毫無星際戰爭經驗。
所以,華夏星際艦隊要做的,儘可能的不給它學習進步的機會。
讓其他國家只負責移民,也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克羅號星際偵察艦這樣的奇葩,萬一恩迪亞文明捕獲拆解研究,或者是攻擊過程中展示了一些技術,讓它學了去,就相當於幫助它變更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