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1部分

為大明法律的化身,大明司法的最高裁決者,唯一能阻止李佑拿著大明律來壯聲勢的人,剛剛親政的景和天子消化了其中彎彎續,繞,一時間只能無語,揮揮手讓李佑繼續去問案。

與此案無關,與廷推大學士關係也不大的中立者聽完李大人向天子講解,細細品味之下,愈發感到李佑今天出招有兩點妙處。

首先,李佑這個司法解釋甚為巧妙,無論是殺還是放,字字套上了大明律,叫人根本無從辯駁,卻又全在他這個主審一念之間。所謂運轉之妙,存乎一心也。

其二,權謀施展的極其巧妙,醞釀時如同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但出現時又勢如山崩,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哪。

正常情況下,無論戶部是否涉案,丁前運使絕對不會攀扯出戶部來,這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但是現在,李佑卻硬生生的近乎無中生有,製造出了一個非正常情況,如果丁運使不攀扯戶部,就是死,而且是家中男丁充軍戍邊、女眷沒入教坊司的下場。

不禁感慨道,大家都看過大明律,而且是一樣的版本,怎麼李僉憲就能看出如此多huā樣。

若是別人接手此案,可能也會做文章,但不會像李大人這般巧妙。他這不是反客為主,而是反主為客,將選擇拋給了丁運使,或者說拋給了丁運使的親友們。

歎服之餘,忍不住也替丁前運使感到揪心,李大人給他的選項太坑人了,還不如給個痛快…

有了李佑對天子講解作為緩衝時間,文華殿漸漸從驚聞聳動變得鴉雀無聲,所有注意力漸漸聚焦在四個人身上。

懂行的注意徐首輔,半懂不懂的注意彭閣老,比較外行的才去緊盯丁前運使,更外行的還有看晏尚書的。

徐首輔和彭閣老臉色都不好看,兩個當事人才能最深切的體會到,李佑這招十分惡毒!這不是讓丁運使選擇,而是讓他們兩個做選擇!

徐首輔自然要力保丁運使一條命,理由不需要解釋。而彭閣老的想法,當然是要力推嫡系接班人戶部尚書晏司徒入閣,所以此刻戶部不能出現醜聞。

之前這兩件事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對彼此都有好處的。他們可以齊心協力將兩件事都促成,一直以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做的。

但眼下,李佑卻將雙選變成了單選,製造出了矛盾,製造出了對立,給他們出了一道天大的難題。

若想保晏尚書入閣,就要犧牲掉丁運使,若想保丁運使的命,就要讓晏尚書分擔鹽案罪責。還有一種最殘酷的可能,丁運使承擔所有罪名伏法了,但晏尚書仍沒有入閣…

人都有偏私和慾望,除非是達到了以萬物為芻狗的聖人境界才能化解此事,但徐彭兩人是聖人嗎?顯然不是。

所以兩人暫時只能沉默,他們之間不但要捫心自問,同時還要互相猜測對方的心思,或者說開始猜疑對方的心思。

在沉默而壓抑,幾乎令人窒息的氛圍中,殿中眾人又漸漸的領悟到一層道理。

都以為之前李佑故意拖延是為了看風向,或者不想得過於罪人。今日才知道,他一直拖著不判案,就等著今天這個時刻,可謂是一箭雙鵰。

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打擊晏尚書入閣勢頭,更是透過製造出不信任情緒和裂痕,對徐、彭聯盟給予沉重的一擊!對他自己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兩個分道揚鑣的大學士,總比兩個聯手的大學士所帶來的壓力要下罷。

大佬由於種種原因,遲遲不能出面,自有門人出來代言。戶部右侍郎站出來對李佑道:“兩淮遠隔千里,餘鹽之事我戶部實不知情。”

李佑彰顯言官本色,駁斥道:“兩淮運司產鹽之數皆要報戶部,年年上報產量五億斤,一直未曾變動。戶部為何查驗不清就照準?多產出的鹽都變為餘鹽,又被當做私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