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0部分

天恩魚躍龍門,未敢有一日懈怠。今次遭此彈劾,按道理本該免冠自請察處。但仍有不明之處,懇請陛下准許臣向李編修和袁閣老當面詢問清楚。”

眾人皆以為李佑肯定先要賣悲情,把自己的功勞苦勞歷數一遍博取同情。沒想到才說了一句魚躍龍門就轉開話頭。不知他想問李登高和袁閣老什麼?

“可!”景和天子點頭準了。本來這李登高潛力無限,也是朝廷意欲長期培養的物件,但他今日所為讓天子也頗為反感。

李佑得了聖諭,便轉身向李登高,面色冰冷的盯了片刻,卻先向袁閣老開口:“袁閣老方才之意,可以視為迴護李編修麼?”

“談不上回護。只是生有幾分惜才之心而已,不願其因為直言而受陛下責難。”袁閣老很客氣的答道。只要李佑所有不滿,他很願意對李登高的不妥當失言進行討論,勸李登高去道歉也未嘗不可。

李佑又問李登高:“方才李編修彈劾我曰:不可託付主持公論之重任。這是指的文宣院麼?”

李登高被李佑氣勢逼得不自在,等聽到李佑的問題。卻想不透李佑問這話是什麼意思?答案不是很顯然的麼,哪裡有不清不楚之處?出於謹慎。只答了一個字:“是。”

李佑輕輕冷笑幾聲,再次轉過身,對天子奏道:“此前,陛下並沒有下詔任命臣為文宣院院使,朝中也沒有人推舉臣。那麼李編修憑何認為臣將出任文宣院?憑何彈劾臣不可擔任文宣院院使?在臣看來,這就是以捏造論事!”

李登高徹底完蛋了!聽到這裡,幾個最聰明的人已經猜測到李佑如何反擊了。果然不愧是李大人,一下子就繞開不利,敏銳的抓住了對手破綻!這比自我辯白更巧妙!

雖然大家潛意識裡都認為大局已定,李佑已經掃清了障礙,將出任五品文宣院院使,很可能天子準了李佑請建文宣院的奏疏後,直接提出讓李佑擔任院使。但問題是,天子還沒有正式開口。根據一個沒影的事,對別人進行惡劣的人身攻擊,這算什麼?

袁閣老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想到了什麼,臉色頓時大變。十分駭然的立刻退回班位,不再出頭。而李登高這個當事人,尚還在糊塗中,沒有反應過來。

李佑語氣更加重了幾分,繼續奏道:“李編修身為翰林,自當潛心學問,以備顧問。然而他卻無心於此,只顧捕風捉影,憑空捏造虛言妄語誹謗他人,實屬欲投機取巧、邀名倖進!”

“臣絕無此意!”李登高有些慌張,為自己辯解道。

李佑側頭對李登高厲聲道:“朝政國事,陛下心中自有裁斷。你卻窺伺聖意,揣測君心,更可笑的是在朝堂上大模大樣將你的臆想當做實據!

難道你的私心有所猜度,陛下就必然照你所想行事麼?敢問你意欲何為?就是要挾聖上,遂你一己之私罷!”

李佑的連環言辭反擊一浪高過一浪,一波比一波猛烈,一句比一句兇險,從捏造誹謗一步步的到了窺伺聖意,然後又成了要挾聖上,衝擊地李登高面無人色、站立不穩。

上一個被李佑攻擊為要挾聖上的人,是白侍郎和段知恩那夥,李登高和白侍郎走的也很近,豈能不明白內情?

看在群臣眼中只能暗暗嘆息,卻沒人出來幫腔,某種程度上他這是咎由自取,誰要去幫腔,只怕立刻就被拖下水成為“妄自揣測君心並要挾聖上”的同黨。

再說這滿朝戰鬥力第一的某人實在不是浪得虛名,吃飽撐著為了別人的事情與他對壘。

趁著李登高被震住沒有舉動時,李佑以一錘定音的語氣,再次向天子奏道:“此等心機的人物,豈可留於清翰之地、視為儲相之選?臣奏請罷去李登高翰林編修之職,另擇他用,不然朝廷不平、廟堂不靖!”

天子性子弱,但不代表不聰明,他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