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沒有跟在荷蘭人後面犯渾,抱住了在臺島的利益。
臺灣落入大明手裡,對荷蘭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尤其臺島是荷蘭貿易商船的重要中轉站,對荷蘭在日本的貿易也產生了巨大影響,荷蘭商船在臺灣海峽以及南中國海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荷蘭在東亞的利益一下子縮水。
當然,這場戰爭對大明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首先是財政,由於目前的財政過於依賴海上貿易,因此短期內國內許多基礎工程建設不得不放緩速度,雖然透過集資以及股權轉讓的方法解決了一些資金缺口問題,但這個傷口還需要大明自己添。
從這件事上,朱影龍更加急迫的想要掌握一條完全屬於大明自己的海上通商航道,於是在半年後,大明第一支遠赴歐洲的商船船隊成立,並相應的成立了一隻海上護航艦隊,歐洲的大門從此在大明的百姓面前首次開啟了神秘的面紗。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八章:傳國玉璽(二)
松自從見了額璘臣之後,一路平靜的的進入東哈喇慎 收到了其首領蘇布地和一干部落首領們的熱情招待。/
蘇布地曾經在大明和後金兩者之間徘徊了許久,如今這才算死心塌地的上了大明的船,當然這也與大明高明的政策有關,後金對蒙古的政策一項是聯姻,這項政策的好處就是用親情血緣來維繫,但這種關係既是世界上最牢靠的又是最脆弱的,而朱影龍卻知道,對於這些還處於半奴隸制度的民族,他們重視血緣,但又最忽視血緣,而利益才是永恆 的,大明對蒙古施行的是經濟和文化的滲透,除了宗教之外幾乎全方面的合作,這樣蘇布地不知不覺的就被大明拐上了自己的戰車,其他蒙古各部也有不少因為大明的做出巨大犧牲表現出來的善意從而對大明的態度改變不少。
軍事改革也並非一帆風順,反對的聲音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文官集團,本來軍政分開就引起這些人不滿,帶兵打仗,指揮千軍萬馬的機會一下子被掐斷了,尤其是“文官指揮武將”的政策的完全被廢除,這一點讓自認為“諸葛孔明再世”的文官們心生嫌隙,但這也沒有辦法,朝廷這一次可不是說著玩玩的,皇帝主導的軍事改革可不是那麼容易推翻的,而且皇上上頭也沒什麼人,能夠影響到皇帝想法的人幾乎都是支援軍改的人,因此文官集團也只能徒呼奈何!
軍改之中一條關係到從軍官到士兵所有人利益的就是軍銜制度了,軍銜制度的設立最大的獲益人是軍隊中最基層的軍官是士兵,軍人是最富有熱血的一個稱呼,他們雖然大多是社會最低沉地農民和工人構成,目不識丁。他們為朝廷、國家、民族在沙場之上拼殺,除了為了混一口飽飯之外,也渴望得到朝廷的認可,軍銜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認可,一種榮譽。
所以軍銜制度一經公開並大力宣傳之後,立刻引起了全軍的共鳴,許多鬱郁不得志的軍官甚至喜極而泣,因為這個軍銜制度將會改變他們的命運,可以讓他們能夠一展抱負而報效朝廷。
軍銜跟軍功有著莫大的關係,同時軍銜跟軍職又有著直接的關聯。而軍銜的高低又與軍人的福利和餉銀掛鉤,所以說軍銜制度也可以說是文官的“九品等級制度”相仿地制度。
由於暫時不設元帥,目前軍銜最高等級是大將,朱影龍的意思現在不想把現在的軍官的軍銜定的太高,免得以後沒有上升的餘地,而大將的人數則被朱影龍限制在十人之內,寧缺毋濫。
這樣武將的軍銜與文官的爵位就成為大明兩大榮譽等級制度,除了皇家直系子弟,今後所有爵位和軍銜都將變成終身制度,人死。一切都消失。
本來軍銜的評定是要設定一定地年齡限制的,但朱影龍仔細考慮之後,這在和平時代或許是最穩的做法,但在戰爭期間。年齡限制就是一種束縛了,況且大明在今後一段日子裡並不會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