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惡,想讓我大唐幾大名將之間互相敵對嗎?”
“你······”裴姓年老官員怒氣衝衝,但很快被他自己壓下來,“裴某並無此意,陛下早已經下旨讓王忠嗣將軍兼任河西節度使,又令哥舒翰接任西海都督、西海太守之職,你這個時候要把趙子良調去河西,要讓他以什麼身份和官職過去?你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兩人吵了幾個回合之後,有人就有些不耐煩了,又有一個馬姓官員站出來道:“陛下,西海之事要解決其實不難,如今我大唐在隴右和河西又數萬精兵,又有王忠嗣和皇甫惟明這樣的名將坐鎮,要把吐蕃人趕出西海並非難事,大不了多損失一些兵力、多損耗一些錢糧,問題是如果打跑了吐蕃人,又發生這種事情怎麼辦?要知道之所以發生這種事情,是因為朝廷把許多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都調走了,而調過去的都是一些酒囊飯袋,這些人仗著有朝中某人撐腰在西海和河西為所欲為、整天花天酒地、不思防務,這種情形之下被吐蕃人抓住機會大舉反攻並不稀奇!”
馬姓官員剛剛說完,又有另一個範姓官員抱著一大堆奏摺站出來高聲道:“陛下,近日來從全國各地加急送來數十份彈劾李林甫大人的奏章,這些彈劾李林甫大人的官員中官位最高的有一鎮節度使,最低的有一郡太守,他們在這些奏章中彈劾李大人的罪狀基本相同,都認為兩年前如果不是李大人同意與吐蕃人議和,讓吐蕃有了喘息之機,就不會造成今日之後果,另外把原來西海和河西大部分將領調走都是李大人安排的,調過去的一大部分都是他的門生故吏,因此他們都認為李大人是造成這件事情的罪魁禍首!其中以河東左廂兵馬使趙子良將軍彈劾李大人的罪狀最多,多達十八條,條條都是死罪,請陛下明斷!”
玄宗皇帝的臉色變了,這麼多彈劾朝中宰相的奏摺竟然沒有事先送到御書房給他過目,讓他有一個心理準備,而是直接在朝堂上拿出來,這是擺明了想給他一個突然襲擊,不給他庇護李林甫的機會,同時也不給李林甫做出應對的時間。
這種事情以前也不是沒有過,但很少,一般的官員不敢這麼幹,這是給皇帝找不痛快,後果會很嚴重,而這位範姓官員之所以敢這麼做,明顯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玄宗心裡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知道此時沒有懲治這個官員的想法,而是想著怎麼把這件事情平息下來,這麼多人彈劾一個宰相,此事已經上升為一個大的政治事件,弄不好會搞得朝堂動盪。
定了定神,玄宗沉聲道:“把奏章都拿過來給朕看看!”
高力士立即走下丹陛把範姓官員手中抱著的奏章都拿走,放在御案上給玄宗過目。
而此時李林甫已經把趙子良恨到了極點,他沒想到趙子良這麼一個武夫竟然都敢寫奏章彈劾他,而且列舉的罪狀最多,多達十八條,條條都足以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好毒啊,沒想到這武人竟然這般歹毒,這是要致我於死地啊,哼,老夫誓不與你干休!此事先放一邊,還是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等老夫解決了此事再找趙子良那混蛋的麻煩不遲!李林甫站在左側文官最前面心裡狠狠的想著。
玄宗以最快的速度看完二十幾份彈劾李林甫的奏章手拿起幾本往丹陛下一丟,看著李林甫神色漠然地問道:“李林甫,西海弄成今日這種局面,這些彈劾你的都說是你的罪責,你有何話要說!”
李林甫撲通一聲跪下哭訴道:“陛下,冤枉啊,兩年前的情形陛下也是知道的啊,當時國庫已經打得空虛在,再無多餘的錢糧撥付到前線,不停下來還能怎麼樣?難道讓將士們都餓著肚子跟吐蕃人打?這些不清楚朝廷的難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