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年的輝煌戰果,究其原因是和關隴軍功集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由於關隴貴族集團的自信,才將唐軍變成了一支威服四海的常勝軍隊,多難興邦,五胡亂華後漢家子弟的勇悍,苦難鑄就了大唐帝國的鋼鐵長城,而李道宗作為一員貴族,打仗時,最是兇悍,衝鋒在前,奮不顧身,是一個真正的貴族。
李治是佩服李道宗的,不是因為軍功,而是個人操守,李治四歲的時候,東突厥被滅,李世民大擺酒宴,其時尉遲恭那老黑子也在邀請之列。
也不知是不是那天月經來了,尉遲恭心情很不好,看見有人席位在自己之上,就怨天尤人,大為不滿。
當時還是任城王的李道宗想做個和事佬,卻不想尉遲恭那廝竟一拳打在他的鼻粱上,差集把李道宗打成獨眼龍,但是即使這樣,李道宗也並未與尉遲恭計較。
當時李世民是真的怒了,很殺氣的警告尉遲敬德,“我以前一直認為劉邦對功臣做得太絕,自己當上皇帝后,希望君臣能夠和睦相處。但是看到你如此無法無天,才知道當年劉邦殺韓信,實在是迫不得已。這次我可以原諒你,你以後一定要自我約束,不要日後追悔不及”。
依李世民待臣下寬厚,可謂古今罕見,能說出這番話看得出他當時卻是已經萌生殺意了。
老黑子也不是傻子,相反是個很聰明的人,後來為了挽回領導對自己的印象,也為了避免自己蠻性發作,尉遲恭特地找了一個人跟在自己身邊,那個人不是隨身保鏢,更不是情人小蜜,而是一個耿直的軍中漢子,作用也只有一個,就是在自己發怒的時候,告訴他:淡定。
李道宗和李治殷殷詳說起這些年大唐天下的變化,聽的李治連連感慨,一時竟忘記追出來所謂何故。
及至想起來時,李治趕緊向李道宗說明了來意,李道宗聞言唏噓道:“赫赫大唐,卻要女子和親,道宗愧對祖先了。”
李治此時雖只十歲,但前世今生加起來也有二十多歲了,聞言知道這位族叔不滿自家老頭子要自己閨女和親,但又不好在自己面前明說,只好說自己愧對祖先。
“敢問王叔,可是親自送至吐蕃?”
李治知道李道宗作為李雁兒生父,這樣的重任於情於理都是由她護送,這就如同後世婚禮上,父親要將女兒的手交給女婿一樣。
李道宗看著只十歲卻已是英氣〖勃〗發的李治,沉默不語良久,才慨然一嘆:“早聽說稚奴和我家雁兒要好,可惜天不從人願,雁兒沒這個福氣,老夫這一路正是要將雁兒送到吐蕃邊界柏海處,至此而返。”
“我大唐為大國,為何要和親?稚奴一直想不清楚,還望王叔賜教。”
李治很不滿父皇的決定那大明朝都有天子守國門,君臣死社稷,永不和親,為何煌煌大唐卻要靠女人換和平呢。
“稚奴當知,自隋末以來,中原群雄並起,這江山早被打的四分五裂,元氣大傷目下大唐氣象正興,崛起鼎盛有望。然而若與吐蕃翻臉,那話外之人蠻狠不知禮,為了面子,必然東侵目前我大唐已經和吐蕃打了一場松城大戰,雖斬首千餘略佔上風,但吐蕃實力可見一般。
若為一女子掀起兩國大戰,不思振興,錯過此大好良機發展國力,實在是不明不智。
你父皇還有滿朝文武又何嘗不知和親之恥,但為何還如此做呢。為了天下百姓,大唐又何惜一女子。”
李治驚訝的看著李道宗,心中更加佩服李道宗的心胸捫心自問,若是有一天誰敢用自己的女人和親李治一定翻臉。
思付良久,李治才輕聲試探道:“方才稚奴一路追來見長安百姓對雁兒姐,人人讚頌。王叔是否也與有榮焉呢?”
“稚奴,不用繞著彎子打聽我的心意,哪怕王叔心中再不願,也不會由你帶走雁兒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