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部分

為的是什麼?只有一種解釋,他也著急出去,又擔心引起注意,便挑動別人探路或者掩護他。錢監生又為何著急出去而不想聲張?是不是與自己查案時把所有嫌疑犯都抓捕起來有關係?

再聯想起張姓小吏這個嫌疑犯據說十分巴結攀附錢監生,李估腦中便勾勒出一幅線條錢監生指使親近小吏張某去滅口,張某又找到了方面直接動手的繩愆廳小吏方某……,

淺層的真相不外如是罷?大概雖不中亦不遠矣,深的背景和動機什麼的,李估暫時不敢去想。

崔經見李大人發呆,1小心翼翼問道:“大人何故沉吟?”

李估手指點著錢監生名字“此人八成為聖母太后的親侄兒。”

崔經倒吸冷氣,一時間噤若寒蟬。有點yu哭無淚,難道真如李大人所說,他跟隨誰誰就要倒黴?

此事也只能查到此為止,有兩個證據不足的嫌疑犯足矣!李估下了決心,提筆寫道:“…已查知,去年九月六監生暴亡之案,有小吏二人甚為可疑。

推測應為共犯,其中何某唆使、方某作案,又共訂約守稟蔽視聽。現已查明此二人互為偽證,足以證實其心虛,試想若不作賊何來心虛……”

他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通篇大都是貌似有理的猜想,放到二十一世紀這樣的結案報告要被笑掉大牙。

但在目前卻是合適的行文。畢竟如今這年頭是人治為主,尤其到了廟堂高層,很多事大家心知肚明即可,證據有時候不那麼重要。

因為是猜想,所以迴旋餘地大,奏到太后這裡,她老人家願意認可就認可,不願意認可就不認,怎麼處置了結都方便。也許,聖母太后派他查案的目的就是這樣罷。

不過寫完後,李估自己也覺得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就算捕風捉影也不能太玄幻了,怎麼也得找點“真憑實據”不然不好應付四方悠悠眾口。

這難不倒有家傳有經驗的李大人,他吩咐還在自悲自嘆命苦的崔經道:“你去外面傳話,誰能檢舉出這兩個嫌犯的證據,誰就可以無罪放行。”

崔經愣了一愣,喊幾嗓就能將證據蒐羅過來?那些人要真有什麼證據,被打成半死前早就出示了。

“速速去罷!”李估不耐煩的揮手催促。

崔經出去立在階上,面對二十幾條半死不活的伏地人體,公事公辦的將李大人的原話轉述一遍。

沒什麼用處,崔經想道,正要轉身回屋。便見腳底下近的那個小吏,本來只有出氣沒有進氣的,突然一個鯉魚打滾,tin起上半身高呼:“1小的要檢舉!小的同為繩愆廳吏員,兇案那晚有事走的遲了,卻見到方某人來到繩愆廳監牢,問他卻道是記錯了當值日,誤來一趟!”

是耶?非耶?似是而非耶?崔經好似醚嗍灌頂,大徹大悟了。

難怪自己當初敵不過李大人,自己讀書讀迂了,總是妄想在條框內算計行事,即便再精明又哪裡比得過李大人神出鬼沒不按常理?只說腳底下這個暴起檢舉的人,悟xin就比自己高太多了……,

再回繩愆廳的崔經已經不是先前的崔經了,將的幾份畫押供狀遞給李大人,卻鼓起勇氣第三次獻策道:“大人可曾記起一句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李估又一次陷入長考,醒過來時,頭一回讚揚崔經道:“不錯!有長進!”

今年已經四十一歲的崔監生被年齡只有自己一半的李大人表揚後,居然有一種想要熱淚盈眶般的ji動。

“去罷,我看好你!”李估還是揮揮手道。

崔經恭恭敬敬拱手出了門。

李大人只在國監呆了三天便收工走人了,這速度超乎了大多數人想象。次日便是朝會日,還有武英殿議事,李大人便帶著自己的案情奏本上了朝庭。'(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