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每到這個時候,揭竿而起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手段。

“我們俞家村也要走了,你得當心。”俞娘子拍拍包裹道。

“嗯。”李佑點頭道。

俞娘子又道:“你留在泗州千萬小心,等水退了,奴家再回來尋你。”

水退了…這次洪水很可能不會再退了。李佑擺手道:“別回來找我了,你直接帶著族人去高郵,我給包知州寫信,託他安置你們。”

“可叔父肯定要先回來看幾眼。”

“他想回來也回不來了!”李佑意味深長的說。

俞娘子十分不滿道:“奴家叔父又不曾得罪你,你怎的詛咒他要沒了?”

“走罷走罷!”李佑催促道:“別說你叔父,連你想回來也回不來了。”

現在泗州百姓之所以麻木,那是以為這次和過去一樣,水來了逃跑,水退了就回家。不知今年汛期過後,泗州百姓發現湖水依然盪漾,家園徹底消失在湖底,只有尚未倒塌的城牆能從水面露出個頭時,會產生什麼感想…

想到此李佑就頭疼,汛期快結束時就趕緊提前抽身走人,善後的事情誰愛來就來,反正他打死也不來了。

只怕那時他到泗州就是拉仇恨的,有命去沒命回。朝廷諸公只要稍微有腦子,也不會派他李佑再臨泗州。

當年萬曆朝的治水名臣河漕總督潘季馴,治理黃淮時築高家堰蓄水,人為的造出了不斷擴張的洪澤湖,把泗州地面變成了洪水之鄉,足足被泗州百姓罵了一百多年。

但今年汛期過後,潘大總督的在天之靈估計要解脫了,一個叫李佑的後輩將取代他老人家在泗州人民心目中的江湖地位了。下一個百年,是年輕人接班捱罵的時代。

做人難,做官更難,做事最難,李佑夜半無人時唏噓道。其實他也是救人哪,怎奈無名英雄的含義就是無人知曉。

九月初十,是預定的決堤之日。但李佑發現,他在泗州找不到人手來做這件事了…百姓都逃光了,就是沒有逃走的,也都不願意去扒泗州大堤。

不過無所謂,泗州城沒有人手,可以去對面找。早有腹案的李佑渡過水麵,去了祖陵所在的西岸。

這邊雖然也是泗州境內,但是百姓與泗州百姓有點不同,是所謂的陵戶。當年太祖在這裡修了祖陵後,將周邊百姓全部賜姓為朱,劃為陵戶世代守陵。

泗州城的百姓不願主動決泗州大堤洩洪,但是西岸這邊的陵戶在面臨大洪災時,對於拿東岸泗州城方向洩洪則是很積極的…人性啊,永遠是如此可愛。

李大人在海公公協助下,挑選了幾百個踴躍勞力,打發到東岸去了。大堤基本結構是外築條石,內填夯土。所要乾的,無非就是撬起條石,搗弄夯土。

因為祖陵大堤某段潰堤,導致祖陵周圍全都是水,只是被內堤攔在了祖陵外,根據地勢有深有淺而已。

被重重城牆圍護的祖陵似乎變成了水上孤島。李佑與海公公站在祖陵內堤上,瞧著洪水不斷湧上,幾乎差一尺就要漫到堤頂了。

海公公指著水道:“今年水太大,至少不次於五年前,今日再不動手決泗州大堤,明日就危險了。”

李佑也心有餘悸的說道:“決了泗州大堤後,祖陵到盱眙之間泗州城一帶便成了水道。有了這十里水道,洪水便能通暢許多,水面必然下降,暫時可以安枕無憂。”

至少在此時,兩人的共同敵人是洪水,海公公憂慮道:“現在只要洩了洪還可以支援,但當前汛期才是個開始,便已有五年前的勢頭。唯恐此後淮水上游多秋雨,下游黃河反灌,到那時候…”

李佑十分驚訝,這個太監居然看起來很內行的樣子,“海公公也懂河務嗎?”

“自八年前到任以來,近幾十年的水文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