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坐在那老人身邊,伸出大掌拍了拍襁褓中的小兒,關切地問:&ldo;多大了?孩子,入了族譜沒有?&rdo;
門口鬼鬼祟祟的二賴子,年輕時雞鳴狗盜偷雞某狗,早早便被族譜除了名。老頭咬牙切齒,直罵天不開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蔡胡村幾百年歷史的老村,世代傳承。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便是兒滿一歲,女滿三歲,媳婦嫁入滿一年,方得入族譜,進宗祠。
老林聽他說完這句,噌地一聲站起身來,也不出言告辭,邁步便出了老頭的房門。
匣子中掏出陰沉木筷,老林口含銀杏水,噴在木筷之上,貼在雙目,片刻之後再睜眼,視線便恢復了正常。
他面色鐵青,從村口開始一家一家推門便進。家家戶戶都有死人,可是,幾乎家家戶戶,又都有人活!
老頭家中小孫,不滿一歲,未入族譜,身上不曾出現黃色膿包。方才小一點的女娃,剛會走路,不滿三歲,也不曾入得族譜,姐姐雖然暴亡,她卻絲毫無事。門口雞鳴狗盜的懶漢,也不曾入得族譜,臉上髒汙,卻並未發病。
不僅僅是他們,入了族譜的小媳婦,就算逃回孃家依舊會渾身潰爛而亡。可那些新嫁進來的媳婦,那些改嫁了的寡婦,那些不滿一歲的孩童,那些沒有刻在族譜上面的人,都活得好生生的,不曾有一絲病發的跡象!
老林以拳捶牆,直奔宗祠。一面明朝末年傳下的青石照壁,密密麻麻刻下了一牆的名字。宗祠中恰好聚集了幾家婦孺求神庇佑,老林眼冒精光,仔仔細細看那青石族譜,又拽住邊上一個低泣的婦人說:&ldo;快!帶我去你們的祖墳!&rdo;
挖人祖墳,可不是不共戴天之仇?老林說出這話,又哪裡有人敢真的帶他去呢。
不待老林再催,就有機靈的偷偷溜去,請來了村長。
村長一家也死傷慘重。老村長最初便已身亡,大兒子一家也已經死絕,獨獨留下剛滿二十歲的小兒子,和新嫁進來還不滿一年的兒媳婦。
父輩兄嫂都不在了,小兒子理所當然接過村長之位,聽說老林打聽祖墳方位,急急忙忙便趕了過來。
小村長年紀雖小,卻風度翩翩,一張白玉似的俊俏面龐,溫文爾雅,談吐有度,說:&ldo;遠來是客,原應以禮相待。可我蔡胡村正值兵荒馬亂,招待不周。貴客可是有何不滿,為何要詢問我祖墳所在?&rdo;
老林見他如此客氣,又講道理,也不賣關子,開門見山道:&ldo;貴村出事,我知道原因。&rdo;
&ldo;原本以為,是草鬼女帶了蠱蟲,種了蠱毒。所以特意買了公雞來解蠱。&rdo;
&ldo;但我剛剛方才發覺,此遭劫難,並非蠱蟲所為。&rdo;
小村長連忙追問:&ldo;那是怎麼回事?&rdo;
老林回頭,指著那一整面青石牆上刻著的燙金族譜,說。
&ldo;陰山血玉。&rdo;
蔡胡村背靠荊山,祖墳自然設在荊山背面一座小山坡上,順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小道,並排挖了一座座墳堆。
以山作墳,便是挖山置棺。盲腸小道一面是山壁,一面是山澗。出了白事,孝子孝孫們披麻舉幡,抬著棺材,吹吹打打來到山中,選定了位置,算好了時間,就在山壁上動土,挖出落棺的洞來。
喪事結束,再將洞口封土,洞前樹碑,日後子孫祭拜,便是對碑而拜,碑後山壁裡,就是先人的棺材。
老林跟著小村長,順著盲腸小道慢慢前行。小村長年紀雖小,卻很有些責任感,邊走邊慨嘆:&ldo;如今一下死了這麼多人,也不知這一座山的祖墳,夠不夠用。若是不夠用,又怎能眼見一家人分離,連死了也不能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