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急,一手拉住沮授,就欲往鄴城大殿趕去。哪知沮授卻是一把扯住了田豐,疾言厲色而道。
“事已晚矣!主公早就下定主意,令鞠義、高覽二將統兵二十萬守於武安,與文不凡的兵馬相抗。我趁此進勸,讓主公給予元皓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元皓你才得以從牢獄裡脫身。時下,鞠義、高覽二位將軍已得主公軍令,正在整軍排兵,明日大軍就要出發。
元皓你又不是不清楚主公的脾性,若是你我此時再在此事中多做糾纏,必定又再惹怒主公!”
田豐臉色頓時一變,就如沮授之言,以袁紹剛愎自用的脾性,他一旦下定決心,就難再改,根本聽不得他人意見。
第五百六十章 顏良之威
田丰神色一斂,腦念電轉,透亮發光的皓目微微一眯。
“竟然主公已下定決心,為何只令兵馬守於武安,而不是主動出戰,征伐文不凡的兵馬!?”
“元皓有所不知,此乃審正南之計。他勸主公,以這二十萬兵馬作為奇兵,守於武安,以大軍洪勢,震懾文不凡。若是文不凡無畏而攻,大軍亦可借人數優勢和守城地利相抗,若是文不凡畏戰不前,亦可為主公與曹操激戰的五十萬大軍,爭取時間,待時機一到,便呼令武安的二十萬大軍趕往協擊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滅曹操。之後,再集合兩方大軍,進攻文不凡的兵馬!”
“依廣平所說,文不凡僅有十萬兵馬。我軍大有二十萬之巨,多於其二倍,當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儘快將其擊退,再複合大軍,全心應對曹操的三十萬大軍。正南為何卻諫,勸主公令大軍只守不攻!正南誤事,誤事!!
若有萬一,主公必遭滅頂之禍,大事去矣,可痛惜哉!”
田豐以杖擊地,跌足長嘆,沮授連忙扶住,兩人皆是滿臉的無奈、痛苦之色。
話說袁紹一邊準備應付聚兵於並、冀邊界,虎視眈眈的文不凡,一邊同時又準備進攻曹操的事宜。此間,田豐、沮授兩人曾來拜見,許攸、郭圖兩人卻勸袁紹,說田豐素來對征伐曹操之事,持反對態度,此間又有文不凡威脅,田豐定會藉此又來進諫,勸袁紹放棄征伐曹操。因此袁紹拒絕了田豐的拜見,又下令通知田豐,說他當下尚且還是戴罪之身,應先立功還罪,才可參與君臣之議。田豐無奈告退,不久後便隨鞠義、高覽的二十萬大軍,前往武安。臨行前,田豐與沮授多有交代,沮授一一牢記,不在話下。
袁紹於眾謀臣商議,欲遣大將顏良作先鋒,進攻白馬。袁紹勢力於河北,曹操勢力於河南,以黃河為界。白馬在黃河南岸,對面即軍事重鎮黎陽。白馬和黎陽間的渡口作為袁、曹領地的南北通道,極其重要。若是顏良能領軍渡河,攻破黎陽,便可為袁紹軍佔得有利的戰局地位。
袁紹剛是提出心中之意,話音剛落,沮授便踏步而出,拱手急諫。
“顏良性狹,雖驍勇,卻往往不知進退,脾性莽撞,不可獨任。張儁乂善戰謹慎,且頗有謀智,可當此大任!”
顏良、文丑可是袁紹最為重用的心腹大將,此下卻被沮授說得如此不堪,袁紹頓時臉色便是黑沉起來,又想這沮授與田豐走得極近,田豐剛烈,常不顧袁紹臉面,直言相諫,讓袁紹多次失威。而自從袁紹重罰田豐,將其冷落。這沮授好似就變作了第二個田豐,每每進諫,都令袁紹頗為不喜。
“哼!我之上將,豈是你這等文弱書生可料!?沮廣平,若再敢大放厥詞,亂我軍心。我必不輕饒!退下!!!”
袁紹先是冷哼一聲,目光陰柔而森然,看得沮授一陣頭皮發麻,最後袁紹更是一聲大吼,將沮授喝退而出。旁邊許攸、郭圖兩人看得心裡竊喜不已,審配則是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住不言,暗中嘆氣。
於此,顏良接令,領十萬精兵速速趕往白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