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應該。
從西周、東周到春秋,就是我們民族的&ldo;少年時代&rdo;。那時的人,是有著真性情、真血氣的,因此有情有義,敢愛敢恨。這才有殺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愛的情人,義無反顧的戰士,忠貞不貳的臣子,力挽狂瀾的使節,以及人情味十足的鬼神。他們集體地表現出一個民族&ldo;發展得最完美地方&rdo;之永久的魅力。
因此,如果說本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描述了我們民族的&ldo;身子骨&rdo;,那麼,本卷要展示的就是&ldo;精氣神&rdo;。那些少年心氣,那些男生女生,那些花花糙糙,那些磕磕碰碰,都無不透出青春氣息,濕漉漉地撲面而來,讓我們無限嚮往,讓我們過目不忘。
請在這裡多停留一會吧!
前面的路,將風高浪急,險象環生。
注釋
總注
本卷涉及之史實,均請參看《左傳》、《國語》、《戰國策》和《史記》。
第一章
1豫讓刺殺趙襄子的故事,見《戰國策&iddot;趙策一》、《史記&iddot;刺客列傳》。
2知氏的知,讀如智。所以&ldo;知伯&rdo;也寫作&ldo;智伯&rdo;。《史記》之《趙世家》為&ldo;知伯&rdo;;《刺客列傳》作&ldo;智伯&rdo;。智伯名瑤,諡號&ldo;智襄子&rdo;。
3《韓非子》和《呂氏春秋》持此說。
4趙氏家族的始祖是趙夙,然後依次是共孟、趙衰(趙成子)、趙盾(趙宣子)、趙朔(趙莊子)、趙武(趙文子,亦即&ldo;趙氏孤兒&rdo;)、景叔、趙鞅(趙簡子)、趙毋恤(趙襄子)。趙襄子去世後,他的弟弟驅逐襄子指定的接班人,自立為家君,這就是趙桓子。桓子即位一年後去世。國人認為桓子的得位不符合襄子遺願,便殺了桓子的兒子,立襄子指定的趙浣為君,是為&ldo;獻侯&rdo;。此事在本中華史第二卷《國家》第三章曾經提到。
5鉏是多音字,也是鋤的異體字。用於國名,讀如徐;用於&ldo;鉏鋙&rdo;(齟齬),讀如舉;用於姓氏,讀如除。麑,讀如尼或迷。鉏麑刺殺趙盾,以及相關史實,《左傳》、《國語》、《公羊傳》、《呂氏春秋》、《史記》之《晉世家》和《趙世家》均有記載,本書的描述整合了諸家所說。
6晉是周代最早的封國之一,始封之君是武王的弟弟唐叔虞。晉君從西周起一路嫡傳,都稱&ldo;侯&rdo;,最後一代叫&ldo;哀侯&rdo;。哀侯以後,嫡系被滅,取而代之的是曲沃的旁支,始祖叫&ldo;武公&rdo;。以後晉君都稱&ldo;公&rdo;,依次為武公、獻公、惠公、懷公、文公、襄公、靈公。靈是&ldo;惡諡&rdo;。歷史上諡為&ldo;靈&rdo;的,多半&ldo;不靈&rdo;。比如鄭靈公,是因為吃王八而起糾紛,被自家兄弟謀殺的(《左傳&iddot;宣公四年》)。陳靈公,則是與朝臣共享情婦,又被情婦之子憤而殺死的(《左傳&iddot;宣公十年》)。
7卿,是古代天子或諸侯所屬之高階輔佐,有上中下三等。位類上卿而執政者,叫&ldo;正卿&rdo;,也叫&ldo;冢卿&rdo;。
8這句話的原文是&ldo;to be or not to be&rdo;,歷來有各種譯法。朱生豪先生的譯文是&ldo;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do;。
9荊軻事跡,見《史記&iddot;刺客列傳》。
10聶政事跡,見《史記&iddot;刺客列傳》。
11索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