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和許攸看來,袁紹的三個兒子還是三個小屁孩。
袁紹說是被釋放,實則是被楚天軟禁,與郭圖、逢紀等人一起南下鄴城,面見楚天。
對於潁川、南陽、汝南一帶的世家,楚天有所戒備,但他也需要一批當地的世家,來平衡其他州的世家,所以楚天沒有和趙龍那麼偏激,透過極力打壓一塊地域的世家,扶持另一塊地域的世家。
“這不是袁本初嗎?”
楚天見到憔悴的袁紹,也不禁感到驚訝。
袁紹衣衫襤褸,哪裡有半分討伐董卓時,八面威風的盟主風采,更像是一個叫花子。
袁紹誠惶誠恐,竟然主動向楚天請罪:“昔日與將軍有所衝突,得罪將軍,今幸得將軍相救,免於牢獄之災,本初與家人願移居夏城,不再與舊部聯絡,望將軍准許。”
楚天見袁紹的態度出乎意料,沒有立即同意袁紹的主動請求,眼睛微眯,看向帶著袁紹到來的曹操和許攸。
曹操和許攸像是被識破了什麼,心底一凜。
“本初,為何會突然想要移居夏城?”
“聽孟德言,夏城樂,不思鄴。本初懇請將軍許可。”
袁紹不經意間,將曹操被賣了。
“孟德,你可知罪!”
楚天一聲呵斥,曹操趕緊下跪:“末將知罪!”
楚天的威嚴讓曹操瑟瑟發抖,這下東窗事發了:“末將不該多言,為本初出策。”
這下連許攸也下跪:“屬下與孟德同罪。”
“你們二人,再有擅作主張,盡皆處斬。”
“是……”
曹操和許攸知道自己犯了大忌,大汗淋漓。
他們的初衷是為了一舉兩得,既為楚天合理軟禁袁紹提供理由——袁紹主動選擇移居夏城,又保住了袁紹的性命。
但他們沒有事先與楚天打招呼,便犯了結黨營私的大忌。
在多數情況下,結黨營私的懲罰可大可小。
“以後若是為人求情,直言不諱即可。”
楚天嚇唬曹操和許攸以後,神色這才緩和。
他發現自己的威嚴日重,即使是曹操和許攸都會害怕。
袁紹也反應過來,自己無意間坑了曹操一把,幸好楚天本來就沒有斬殺袁紹的想法,這才沒有追究。
“你們下去吧,袁譚、袁熙、袁尚等人,全部移居夏城。”
楚天將這群不穩定的因素放在眼皮底下,進行監視,讓他們以後,不能成事。
實際上,袁譚、袁熙、袁尚也不可能是楚天的對手……
他們三人頂多是三流武將。
在一群被釋放的謀士之中,楚天招降郭圖、逢紀、辛毗、荀諶等人,令其安撫人心,仍然在冀州任職。(太多了,不水字數,不重要的人物不代表不厲害,戲份有限而已)
為了減少河北世家與中原世家的衝突,楚天令其和解。
趙龍代表河北世家戰敗,河北世家擔心楚天大力打擊河北世家,於是選擇了妥協。
中原世家被趙龍鎮壓以後,勢力大損,又長了教訓,不敢上跳下竄,所以中原世家也選擇了妥協。
雙方在楚天以和為貴(幾十萬大軍壓境)的主張下,勉強和解。
“沮授、田豐,他們與趙龍的關係也相當親密。趙龍在河北經營了整整七年,河北本土的世家與趙龍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下有點麻煩了……”
楚天找不到沮授和田豐,以他們的智謀,趁著混亂離開冀州,還真不困難。
不過,有所得,必定有所失,楚天也就只能感慨那樣了。
曹操也無法讓審配、沮授、高順、關羽、馬超等人投降,關羽無法招降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