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戰結束

,各有五萬騎兵,合計二十萬騎兵。

三大部的兵力加在一起,已經有八個軍團,四十萬騎兵,相互制衡,將領由夏王府任命,兵力來自各個部落,重新打亂,避免同一個部落的騎兵集體叛亂。

比如一個匈奴軍團,其兵力可能來自於幾十個匈奴部落,不一定是一條心。

同時每一個軍團層層派遣謀士、後勤官吏作為監軍,防止叛亂。

收服漠南、漠北,讓楚天得到大量可用的騎兵。

除了三大部,漠南、漠北,其實還有十餘萬漢軍駐兵,只不過,這支軍隊主要是用來防守和監督草原各部。

漠南、漠北承載的兵力,多達五十萬。

漠北軍團,燕太子、范仲淹、狄青負責管理。

漠南軍團,胡馬、劉虎、李牧、趙奢、趙括管轄。

“窩闊臺在列印度莫臥兒帝國的主意?”

楚天批准了漠北、漠南的擴軍計劃,建立八個遊牧騎兵軍團、兩個漢軍騎兵軍團,一共十個軍團,陳列北方,準備以後用於統一戰爭,他又收到了霍安的通知。

西域都護府懷疑窩闊臺想要襲擊印度莫臥兒帝國的首都德里。

這是一個瘋狂的設想。

不過楚天想到印度莫臥兒帝國也不是什麼正常的文明,或許窩闊臺大膽的行動,還真的有可能成功。

風險也意味著豐厚的回報。

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可以養活的人口,數量驚人。

“如果窩闊臺想要征服印度莫臥兒,他一定會派出一個可以驅使僕從軍的武將,才能憑藉較少的兵力,入主南亞次大陸。”

楚天不打算提醒印度莫臥兒的領主,讓窩闊臺去禍害印度莫臥兒帝國,似乎也不錯。

楚天回覆霍安以後,來到前院,諸葛瑾、諸葛亮兄弟,前來拜訪楚天。

諸葛瑾時年二十,已經出仕,在琅琊國擔任文官。

諸葛亮時年十三,還在學習。

西涼馬家、琅琊諸葛家、譙縣曹家、朐縣糜家,這些世家勢力,還是不可避免形成。

楚天也沒有刻意打壓這些世家,至少目前世家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世家不可能消失,有權力的地方,就會形成世家。

諸葛亮是楚天留給兒子的內政大臣人選,所以不著急拔苗助長。

歷史上,諸葛亮二十六七歲,這才出仕輔佐劉備。

楚天已經將楚武引薦給諸葛亮,拉攏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諸葛亮的年紀雖小,已經察覺到楚天的用意,對於楚天的重視,表面雖然平靜,內心卻感激涕零。

“子瑜,你為兩張打下手,是否習慣?”

楚天說的兩張是張昭、張紘。

目前諸葛瑾跟著兩人歷練。

諸葛瑾說道:“兩位先生是大才,子瑜這兩年,受益匪淺。”

“甚善。孔明,你可有與桑弘羊、房玄齡、魏無忌、樂毅、孫臏等人,好好學習?”

諸葛亮正襟危坐:“諸位先生皆是大才,孔明有好好學習,唯恐時間不夠,難以學全,辜負夏王信賴。”

“不著急,慢慢來,你需要學會馭人之術,不必面面俱到。”

楚天擔心諸葛亮又養成事必躬親的性格。

實際上,事必躬親會縮短諸葛亮的壽命,不利於作為武兒的內政大臣。

楚天經常當甩手掌櫃,是因為他沒有那麼多精力處理所有事情。

很多事情,他只要確定大方向,讓專業的部下前去處理即可。

事必躬親,對自己的身體不利,也不利於養成人才。

目前楚天勢力不缺少文臣武將,沒必要。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