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真定縣的幾萬漢軍,徐天直接將兵力擴張至四十萬。
其中,先登死士(七階)八千人,歸鞠義統領。
幷州狼騎(六階)三千人,歸張遼統領。
白馬騎兵(四階)一萬人、重甲騎兵(四階)五千人、輕騎兵(三階)三萬五千人,合計五萬騎兵。
其餘漢軍則是步兵或者弓弩兵。
繼承常山相的官職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義和兵權。
真定縣被徐天當做主城,真定縣、元氏縣各駐兵二十萬。
控制的縣城一多,徐天有了新的煩惱——他需要分出一部分人才前去元氏縣。
鞠義素有野心,不可能讓鞠義獨自鎮守元氏縣。
徐天只能派潘鳳去鎮守元氏縣。
“潘鳳,你出任元氏縣縣尉。”
徐天招來潘鳳,以潘鳳出鎮元氏。
潘鳳追隨徐天最早,終於得到徐天的認可,不由大喜過望:“我潘鳳,定不會令大哥失望!若是黑山軍舉兵千萬而來,我為大哥拒之!若是黑山軍舉兵百萬而至,我為大哥吞之!”
“……”
徐天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潘鳳的智力捉急,不過最終還是隻能讓潘鳳獨當一面。
文臣有蕭何,但蕭何適合在主城任職,各個地方也要下放人手。
元氏縣有一批政治在50~70的文官,可以維持日常運轉,就是缺少一名優秀的縣令。
一般來說,縣令的政治能力在70左右也就差不多了,當然,越高越好。
優秀的文官,可以讓一座縣有兩三座縣的產出。
潘鳳興奮地前去元氏縣就職,擔任元氏縣縣尉,負責治安和防備活躍在元氏縣附近的黑山軍。
以潘鳳的能力,也差不多相當於排名前幾的黑山軍渠帥了。
這麼一想,潘鳳擔任元氏縣的縣尉,似乎也不用那麼擔心。
蕭何具有慧眼識人的能力,得知徐天缺少文官,於是向徐天舉薦了幾個人。
這幾人並非史實文臣或者演義人物,只是普通的npc文官,不過其中最高一人,政治值有72點。
在沒有更好的人選之前,徐天令其暫代元氏縣縣令。
“主公為何不上疏朝廷,就言平定黑山軍,需要左右臂膀?”
蕭何作為徐天部下唯一一個高階文官,他的話提醒了徐天。
向朝廷要人?
徐天想了想,蕭何說的沒錯啊,朝廷令他設法平定黑山軍。
可是雙拳難敵四手,打黑山軍,需要人手吧?
向朝廷要誰好呢?
徐天想到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