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曾經的敵人,趙伯顏不花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在趙伯顏不花的帶領下來到了和林城外一處山坡,在龍騎衛向下挖了一個深度兩米的大坑時,才聽到下面挖到了一個箱子。
箱子抬上來,朱樉親自開啟後,發現裡面有許多玉璽,朱樉拿起來一塊看了看不認識,在翻找之中發現一塊其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的玉璽,朱樉拿起來一看,大印上的字他也不認識,但看著像是華夏的文字;有一角缺失被黃金補上,玉璽肩部刻有“大魏受漢傳國璽”;右側也有刻字“天命石氏”,朱樉看著被刻的面目全非的玉璽,腦中回憶傳國玉璽的特徵。
苦思冥想良久之後,終於想起,那還是在西漢末年的時候,外戚王莽篡奪了漢室政權,當時的孺子劉嬰年紀尚小,玉璽便被藏匿在長樂宮太后那裡。王莽派遣他的堂弟王舜前來索取,太后憤怒地斥責他,並將玉璽扔到地上,導致玉璽一角破損。王莽命令工匠用黃金修補好這個角。
後來,漢獻帝延康元年,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立魏國,改年號為黃初。於是派人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下隸書“大魏受漢傳國璽”,欲蓋彌彰證明自己並非“篡漢”。
在後來,後趙石勒滅掉前趙,得到了玉璽。他更是別出心裁,在玉璽的右側加刻了“天命石氏”四個字。沒錯,一切都對上了,儘管看不懂上面寫的具體是什麼,但刻字的數量卻與之前所瞭解的情況相吻合。
他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那塊黃色的布,然後仔細地將它包裹起來,放回自己的懷裡。至於其他那些玉璽,儘管並不清楚它們究竟屬於誰,但朱樉心想,把它們全都帶走也不會有什麼壞處。
站在一旁的趙伯顏不花看著滿臉喜色的朱樉,提醒道:&ot;王爺,東西您已經拿到手了,請您一定要遵守諾言啊。&ot;然而,朱樉只是隨意地揮了揮手,便轉身離去。就在這時,只聽得身後傳來&ot;噗嗤&ot;一聲響。朱樉回頭看去,看著趙伯顏不花的臉,冷笑說:&ot;讓本王跟你們這些草原人講信用?可以。但誰給你的膽子?一個閹人敢跟本王這麼說話?&ot;
趙伯顏不花雙目圓瞪,一臉不可置信的斷了氣,挖好的坑正好用上了
如今玉璽已得手,接下來便是找到孛兒只斤·妥歡帖睦爾的兒子雪山。這孩子在外漂泊已久,也是時候讓他們父子團聚了。
本站採用okie技術來儲存您的「閱讀記錄」和「書架」, 所以清除瀏覽器okie資料丶重灌瀏覽器 之類的操作會讓您的閱讀進度消失哦, 建議可以偶爾截圖儲存書架, 以防找不到正在閱讀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