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早已等候在太廟這裡,朱元璋身穿明黃龍袍,頭戴九旒冕,馬皇后則是鳳冠霞帔。
高臺之上兩人俯視全場。
“臣等恭迎皇帝陛下,皇後娘娘,大明萬年!”所有文武國公勳貴們齊齊拜倒。
在一旁的朱樉,身為宗正,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主持的責任。只見他神情莊重,雙手穩穩地托住手中的聖旨,然後緩緩展開,用清亮的嗓音高聲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之長子太子朱標,其太子妃常氏喜得貴子,此乃我大明皇室第三代嫡長孫,取名雄英。朕之次子吳王朱樉,其吳王妃敏敏帖木兒亦產下一女一子,長女名諱安安,冊封為皓月公主;幼子名諱傑豪,封為吳王世子。今日特此向上天稟報,向下地宣告,並祭祀太廟祖祠,向天下臣民昭示此事。欽此!”
話音剛落,眾人齊聲高呼:“臣等拜見皇長孫殿下丶皓月公主丶吳王世子!”緊接著,他們又一次跪地叩頭,表示對新生命的敬意和忠誠。
朱元璋和馬皇後轉過身來,各自點燃了三支香,小心翼翼地插入太廟前的香爐之中。隨後,他們彎下腰,虔誠地向著太廟連拜三拜。朱標丶朱樉等一眾皇族成員也緊隨其後,對著太廟行了三叩首之禮。
“禮成!”朱樉高聲喊道,聲音響徹整個太廟廣場。
此時,群臣紛紛起身,齊聲賀道:“臣等恭喜陛下丶皇後娘娘!我大明後繼有人,必能長治久安,千秋萬代!”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宗正院主辦,禮部協助,光祿寺籌備,群臣來到奉天殿,朱元璋宴請群臣,馬皇后則是帶著常氏在偏殿宴請女眷。
朱樉抱著朱安安走進大殿,而懷中的朱安安,則眨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充滿好奇地掃視著周圍的一切。
當朱樉踏入大殿的瞬間,原本喧鬧的場面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對父女身上(襁褓紅男綠女),眼中滿是驚訝之情,這吳王這麼喜歡女兒的?
群臣們紛紛起身,恭恭敬敬地拱手向朱樉道賀,恭喜他喜得貴子。朱樉微笑著點頭回應,表示感謝。
待朱樉坐穩之後,不出所料,朱元璋緊接著抱著雄英大步走進了大殿。朱標則一臉幽怨地跟在身後,自己的兒子自己都沒怎麼抱呢。
朱元璋一出現,眾人立刻準備跪地行禮,但他卻大手一揮,高聲說道:“行了,不必多禮,都坐吧!”
此時的雄英,小手緊緊揪住朱元璋的鬍子,臉上洋溢著天真無邪的笑容。
群臣們雖然心中敬畏朱元璋,但又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這位皇長孫。
然而,由於朱元璋多年養成的上位氣勢,他們只能偷偷地瞥一眼,不敢直視朱元璋的虎目。
看著朱元璋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樂在其中的樣子,群臣不禁暗自心想,原來朱元璋也有如此和藹可親的一面啊。
偏殿之中,馬皇后沒那麼多規矩,早早就開宴了,一旁的常氏小聲的對馬皇后說道:“母后,太子如今也該納妃了,不然就要傳閒話了。”
搜書名找不到, 可以試試搜作者哦, 也許只是改名了!
今日大臣們的家眷有女兒的都帶上了,其中意思不用明說,萬一自己家女兒運氣好被馬皇后看上了呢。
馬皇后小聲說道:“那你多留心看看。”
常氏見馬皇后同意點點頭,敏敏抱著自己的兒子吃著桌上的東西,餘光也掃視著下面的年輕女子,朱樉不說,但自己不能不給他找啊,一個親王就娶了兩個,估計已經有閒話說自己善妒了。
自從明確了朱樉的心後,敏敏與孫冰也開始留意了。
呂氏,禮部侍郎呂本的女兒,前不久也是剛剛入京,今日也是與自己母親前來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