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說道:“孤記得沒錯的話,李卿是韓山人,既然如此,封李穡為韓山君,韓山劃為其領地。”
“臣李穡叩謝國君之大恩!”
。。。。。。
很快,由李穡起草的回覆蓋著王顓的高麗王大印的國書,被前去的使者帶回了北平城。
朱樉坐在主位上皺著眉頭看,雖然上面都是漢字,每個字朱樉都認識,為什麼連在一起他就看不懂了呢?
抬頭掃視了一圈,從朱棣,朱棡,朱文正,還有那些勳二代裡,好像都不太行啊,等看到徐輝祖時,朱樉想到,這傢伙不是個儒將麼,索性對徐輝祖招了招手道:“輝祖,過來看看,這上面寫的什麼意思。”
其他人見朱樉問都不問自己,感覺被冒犯了
徐輝祖不愧是儒將出身,接過國書後只略一瀏覽,便已明瞭其中含義。原本他還打算詳細地解釋一番,但當目光觸及朱樉那副滿不在乎的神情時,心中不禁一動,當下改變主意,直截了當地說道:“吳王殿下,這份國書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可以用兩個字概括——不行。”
朱樉聞言頓時愣住了,他難以置信地指著國書上密密麻麻近千字的文字,瞪大眼睛質問道:“寫了這麼多字,結果就只是不同意?”徐輝祖微微頷首。
朱樉氣得七竅生煙,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狗東西,竟敢對大明說不!立刻傳我命令,整頓軍隊,明日一早即刻出徵,去教教那些不知天威為何的狗東西,如何做一條好狗!也給那些其他的藩屬國打個樣!”
面對朱樉的雷霆之怒,徐輝祖顯得有些底氣不足。他遲疑片刻,小心翼翼地勸道:“吳王殿下,請息怒。此次出兵實在師出無名,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依末將之見,不如再深思熟慮一番,以免倉促行事,鑄成大錯啊……”
朱樉一聽大聲說道:“誰說出師無名了!我大明邊軍有一軍卒迷路走失,本王懷疑他進入高麗境內了,那裡山多林密,走丟了很正常。”
此時朱棣腦子一抽開口道:“可,可就為了一個軍卒,咱們帶二十萬人去找,擱誰誰也不信啊。”
朱樉上前幾步在朱棣頭頂拍了一巴掌說道:“誰說的!誰說的!只要是大明軍卒,都是本王的摯愛親朋,手足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