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奔向自己的樣子。女兒在學業上努力,做媽的當然就得做好後勤保障,嗯,當然不必親自下廚,指揮好老公下廚下是一樣的。一個冬天,毛毛就胖了五斤。

貞淑家的電話也在進入九五年後不久安裝上了,這時的電話還不算普及,裝電話體現更多得是公款消費的特殊內涵。對貞淑最大的影響就是常常會給只有了牆之隔的毛毛打電話,改掉了往日大喊大叫有失淑女的行為。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一些人也悄悄地從身邊走開。李小軍在身著一身沒有徽章的軍服到校領取畢業證之後,就徹底得從貞淑的視線中消失了。

上下學的路上,猛地少了呼哮而過的摩托車聲,讓貞淑有些不適應。不過這也只是一瞬間的想法,畢竟在成長得道路上,總是要經歷各種分離,無論願意與否,總有一天大家都要各奔前程。貞淑前世就已習慣,各人有各人要走的路,他日再聚時,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第二十一章 放假了!(收藏50加更)

更新時間2010…9…19 14:30:09 字數:2159

收藏滿50加更,謝謝親們的支援,會努力碼字。晚上還有一更。

——————————————————————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那天,一中的高三學生終於放假了。貞淑照例美美地睡了一個懶覺,自寒假補課以來,他們可是連星期天都免休了。好久沒有象這樣美美地睡上一個懶覺了——美!

貞淑坐床上打著哈欠,舒展雙臂,伸了個大大的懶腰。那個舒服的樣子,跟只賴床的懶貓沒什麼區別。

雖說放假了,可貞淑這個後勤部長卻又要正式上崗了。打小學五、六年級起,每逢放寒暑假貞淑就會自動自覺得接下家中後勤部長的義務。暑假時,只是幫父母做飯、洗衣、打掃房間;寒假就要忙一些,象拆洗被褥、大掃除、蒸饅頭、包凍餃子做各種過年的準備,這都是貞淑的職責,當然她後面還有一個小兵——貞慧可以指揮。

貞淑的老爸老媽每逢過年都是最忙得時候,火車站人流激增,老爸的工作也就更多了,而往年老媽的食品廠就更是到了一年中最忙的生產季,如今開飯店自己幹,幹勁兒就更足了,加班加點,幾天見不到人都是常事。

不能再懶床了,沒幹得活還多著呢。貞淑起床,開始了她的過年準備大記。

其實早先的朝鮮族是不會蒸饅頭、包子等麵食的,大多都是用大米碾成米粉做米粉蒸糕、酸餅(名字是貞淑自己起的,其實就是大米麵發酵後做得一種帶酸甜味的圓餅,原名不太好譯),過年時都會做米腸和打糕。朝鮮族大多不會炒菜,平日裡吃飯離不開各種湯和泡菜,還有各種朝鮮風味的拌菜。

隨著時代的發展,朝鮮族與漢族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比如,老一輩的朝鮮族說漢語就是說得再好,也是帶著辣白菜味。“飯,滴吃了?”新一代的朝鮮族,漢語說得比朝鮮語還溜。如果他(她)不說朝鮮語你根本不知道他(她)是朝鮮族。

長期得共同生活,漢族人也能說上幾句朝鮮話,“招踏(好)!”“瑪希達(好吃)!”

兩個民族連飲食口味也變了。朝鮮族過年時也包餃子了,而漢族人也愛上了狗肉、冷麵。貞淑也愛吃那些美味的鮮族傳統美食,只可惜她不會做。可貞淑她從小就沒怎麼愛吃辣白菜,倒是愛上了正宗的豬肉燉酸菜。而李昊哲愛吃各種帶餡的麵食,金姬子愛吃炒菜,貞慧則是來者不拒,統統愛吃。

眼看年越來越近,時間緊迫,貞淑也顧不得什麼過年的習俗。用幾天的時間把房間打掃乾淨,被褥也拆洗完畢,各種吃食也做好放到外面的缸時凍上,這一忙就忙到了臘月二十九。

貞淑家每年過年都要去貞淑的爺爺家裡過,而爺爺家又在相隔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