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確定了一個問題,因為從放置音律書籍的那一塊起火點的廢墟底下,蘇寧很意外的翻出了一本只燒掉了右上角邊角的一本音律書籍,蘇寧看了一下,是《樂記》上半部,當初圖書館收錄有關各方面的書籍的時候,李二陛下將之分為上下兩部,這個正好是在蘇寧面前做的,所以蘇寧記得很清楚。
只有上部,沒有下部,這是什麼情況?難道說這和那個縱火之人有什麼關係?照理來說,這是一個對於知識抱有敬畏心理的時代,無論是正常讀書人還是不認識字的普通百姓,對於書籍都是相當敬畏的,燒掉一圖書館的書,估計對於縱火之人而言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為了彌補心中的罪惡感,他們應該會選擇其中一些他們喜愛的或者認為重要的帶走,以免除被焚燬的下場。
這裡是起火點,而且這本《樂記》只是右上角邊角燒掉了一點點,不像是被燃燒的,倒像是被燃燒的火焰產生的高溫所致,或許那個人很喜歡音律方面的書籍,所以不忍心這本在音樂史上有極高地位的的書籍被焚燬,所以意圖搶救這本書籍,但是倉促之間掉了下來,沒能帶走,卻也挽救了這本《樂記》上半部。
按照這樣的思路,蘇寧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幾乎不可能是意外,而是一個事實。一個縱火者無意間留下來的線索,很喜歡音律,其中一個縱火者非常喜歡音律,這一點是肯定的了,究竟是校內的奸細,還是校外的應和者呢?喜歡音律之人,軍事大學裡面很少,社會上也不多,那都是文雅之士才會喜歡的。
而且宮商角徽羽理解起來很不容易,沒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是辦不到的。只有對於文化方面瞭解很深刻的人才會對音律產生喜愛。比如周瑜,比如鍾子期,比如唐明皇李隆基,無一不是有大才之人。而且必然是衣食無憂。出身不錯的人。只有這些人才有閒工夫喜歡音律,鑽研音律,乃至於不忍心此書被焚燬。
軍校並不允許書籍外借。而且《樂記》只有一冊,如果說上半部在這裡,那麼下半部不是被焚燬,就是被帶走了,被焚燬的話線索就斷了,這個假設不成立,若是下半部還存在著,也就是說擁有這本《樂記》下半部的,定然是縱火者或者是與縱火者有莫大關係之人。
如果在軍校內部,那就是奸細,如果在軍校外部,也就是說這本《樂記》的下半部被帶走了,被帶到了軍校外部,那麼,它在哪裡,哪裡就脫不了干係,可關鍵的是,去哪裡尋找這本《樂記》的下半部呢?
蘇寧把這本上半部《樂記》放進了懷裡面收藏著,這可是決定性證據,天下只此一本,另外一堆在印刷作坊裡面存著,原來的孤本在李二陛下那裡存著,一點兒事兒都沒有,在沒有其他突破性進展之前,這本《樂記》就是關鍵性證據,其他的,暫時還得不到。
關於史書一類的書籍,喜歡的人很多,也沒有什麼書籍找得到,就算有也只有一些殘片,完全沒有決定性的證據,所以說唯一的證據還是那本《樂記》,其他的東西,還真的找不出什麼來,剩下的線索,也沒有什麼價值了。
之後,蘇寧給蘇府建築大隊安排了任務,也就是重建圖書館的任務,這個時候要做出一個姿態,要做出把圖書館重建起來的姿態,就算裡面沒有圖書,也要裝作有圖書的樣子,說不定,還能有引蛇出洞的功效,到時候這個計策不得不用一用,沒有辦法的時候,這是最好的辦法。
暫時只能得到這些線索了,蘇寧整理了一下,就要回皇宮去給李二陛下彙報成果,反正有些地方絕對不能動,要按照往常的來,不能露出一絲絲馬腳,否則定然要壞事,有些地方,就要暗地裡開始抓緊了,抓住一個是一個,然後用特殊的拷問方法,不信問不出什麼來,到底是哪兩個勢力聯合在一起對付軍事大學?對付李二陛下?
難不成?!
蘇寧突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