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市舶司的開辦,急需大量的翻譯人才,所以項南在京城開辦了外語學院,請駐京的西洋傳教士教授學員們外語。 而學員們則是剛透過殿試考中的進士。這些人能透過層層科舉,當上進士,當真是了不得,絕對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因此由他們來學習外語,相信應該能夠很快掌握。 而朝廷重開市舶司,開設多個海關與外國通商。有識之士都知道,這裡藏著大機遇,升官、發財就在此時。 因此不只王公貴族、富商巨賈跑去海關,想跟外國商人做生意,那些進士也能意識到,如今學好外語,將來就能進市舶司做事。 不僅能當大官,而且守著海關,就跟守著聚寶盆沒區別。稍微從指縫裡漏一點,都夠自己吃多少年的。 所以他們學得很認真,都巴不得早日出師,早日上任。 …… 乾隆三年三月,滇貴一帶土著生變。 項南得知訊息之後,派出武備學堂一半學員,攜帶最先進的火槍、火炮投入戰鬥。 武備學堂的學員,從去年八月入學,如今已經學了半年時間,項南也想看看他們的成色如何。 因此不僅派出湖廣總督張廣泗率兩萬大軍三路包抄,還派出了武備學堂一半學員,一千人組成軍隊,由武備學堂自己人指揮。攜帶連珠步槍、重型火炮、手榴彈等先進武器參戰。 原本外界對這支初出茅廬,受訓才半年的新軍,並不抱什麼太大的希望。 湖廣總督張廣泗又知道這些兵都是項南親自訓得,肯定寶貝的不得了,所以也不敢把他們全推到前線去,所以只讓他們在後方鎮守。 沒想到,那些土著也是那麼想的,以為這些新軍根本不堪重用,因此半夜率眾攻打凱里縣城,要將這批新軍一網打盡。 卻沒想到,一交手,那些土著才知道新軍的可怕。新軍雖然只有一千人,但他們卻配備著十分強大的火力,足以堪比萬人大軍。 而土著手中的武器,還是刀槍、弓箭之類,根本不是火器的對手,最終被打得七零八落,狼狽逃竄。 最終統計戰果,新軍首戰就擊殺、擊傷數千土著,而新軍死傷不足十人。 如此戰績,令新軍一戰成名,轟動朝野。 誰都沒想到,才訓練半年的新軍,居然有這麼強的戰鬥力。 他們不禁越發佩服項南,僅用半年時間,就把這批八旗大少爺,訓成了不怕死的驍勇,當真神奇。 …… 張廣泗也不敢再小覷這些新軍,將他們派上前線。有他們的強力炮火,當地土著根本難以抵擋,只得節節敗退。 再加上項南戰略使用得當,拉一批,打一批,分而攻之。最終不到三個月,便已平定滇貴土著之亂,總花費不到五百萬兩白銀。 而朝廷歷年清剿土著,都曠日持久,而且花費都超過千萬,是朝廷難以承擔之重。如今只用三個月,且花費如此低,令朝野上下都十分震動。 沒想到項南訓練的新軍,戰力如此強橫,當真是不得了。 也因此土著之亂平定之後,項南便在全國範圍內,再設五座武備學堂。 地點分別在直隸、奉天、長安、金陵和天府。並準備將來逐步由武備學堂訓練的新軍,取代舊八旗兵和綠營兵。 …… 乾隆三年九月,清廷與準葛爾議和,約定以阿爾泰山為界。以東為大清國土,以西為準葛爾國土。 雙方和平相處,互不侵犯。 但其實雙方都知道,這議和之事,不過是權宜之計。雙方遲早還會有生死之戰。 準葛爾是希望恢復往日大蒙國的榮光,不僅要吞併蒙國諸部,甚至還想要問鼎中原。 不過他們現在總人口不過五百萬,軍隊數量也才三十萬,相較清朝還是差得遠。 再加上連年征戰,雖然互有勝負,但也導致他們損失很慘重,不能貿貿然再發動戰爭,所以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積蓄實力。 清朝這邊,項南也在積蓄軍備和財力。 清朝軍力才八十萬,大部分還是早已腐化墮落的八旗兵和綠營。不能說已經爛到根兒了,但跟百年前剛入關時,早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項南才想成立新軍,取代八旗兵和綠營。可是,這都需要時間訓練和裝備。 再加上打仗打得的是後勤,打得是錢。不說別的,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