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當項南率隊到歐洲取景拍攝《碟中諜》時,曾經顯赫一時的卡洛可影業,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這家曾經的巨頭,現在因為處於經營危機之下,因此只賣了八千萬美元而已,可以說是非常物美價廉了。 尤其是《終結者2》,這可是一個大寶藏。雖然它的成本可能超過一億美元,但它在北美地區就拿下兩億美元票房,全球票房更是超過五億美元。 更難得的是,這部電影常映常新,在推出之後的幾十年間,每年都舉辦重映活動。它的忠實粉絲每次都會蜂擁而至。 更不要說它的錄影帶銷量,以及周邊產品開發的收益了。據項南所知,就這麼一部電影,創造的商業價值,近三十億美元。 單是終結者原型手辦,就賣了幾十萬套,成為電影迷的心頭好。 因此卡洛可影業高層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賠了夫人又折兵。 拿下卡洛可影業之後,項南直接給詹姆斯·卡梅隆注資五千萬美元,並表示不夠還可以繼續出。 對老詹,項南是不會吝惜投資的。因為他相信,他投資在詹姆斯·卡梅隆身上的每一分錢,最後都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 進入到五月份,項南收購環球影業一事,也有了新的轉機。 原因正如項南所料,東瀛經濟泡沫被擠爆,股市、樓市、金融產業齊崩,導致松下公司失去了資金的支援,不得不退出了收購。 如此,環球影業自然也沒膽氣既需要高價,因此便答應了項南之前開出的六十二億美元的收購價。 不過,項南此時卻也讓第三方公司撤了。 因為環球影業,根本就不值六十二億美元。 八二年,可口可樂收購哥倫比亞影業,只花了七億五千萬美元;八五年,特納廣播收購米高梅,才花了十五億美元。 雖然時間時隔七八年,貨幣有些貶值,但是環球影業也不可能比哥倫比亞影業、米高梅影業貴出四五倍去。 按照最樂觀的估價,它的價值也就在三十億美元左右,多一分都算賠本。 兩個收購方全都退了,訊息傳出,環球影業股價開始暴跌。 由之前的每股三十美元,迅速跌到每股十五美元以下,一時間令環球的股東們鬱悶不已。 他們都已經打定主意,要把股份拋售之後,拿著幾倍的收益去享受世界了。 誰想到東瀛經濟一下崩盤了,買家全跑光了,讓他們真的欲哭無淚,後悔自己太貪心。要早知道,六十億美元賣掉,也很合適的。 更令他們鬱悶的是,隨著股價的暴跌,環球影業的債主紛紛上門,要求他們儘快償還債務。 正應了那句話,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項南又換了第二家第三方公司,讓他們去跟環球談收購的事情,而且把價格直接壓到二十億美元。 這個價格,環球影業的股東自然不同意。 但是他們已經被勾起了出售股票的心思。再想凝聚向心力,讓大家踏踏實實的經營公司,靠分紅來賺錢,已經不容易了。 應了那句話,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再加上項南這幾年來,刻意不跟環球影業合作,那些大賣電影,通通沒它的份兒。 即使原本改由它出品的電影,也沒它的份兒,比如《回到未來》系列、《致命武器》系列、《機械戰警》系列、《捉鬼敢死隊》系列等等。 害得環球影業損失了近二十億美元的收益,也因此如今它的經營狀況,遠比現實世界更慘,負債累累。 就和哥倫比亞影業一樣,市值二十多億美元,負債卻高達十幾億美元,每個月光是償還的利息就要幾千萬美元,這對環球影業來說是巨大的負擔。 因此最終,環球影業的股東還是向錢低了頭,最終以三十五億美元的代價,將公司出售給了第三方公司。 這一交易是在六月份完成的,完成之後,項南正式宣佈入主環球影業。這則訊息一出,立刻轟動不已。 一方面,三十五億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項南的資金來自何處,自然是個疑問;一方面,之前哥倫比亞影業已被收購,現在連環球影業也被賣了,這讓美國民眾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 好在項南這些年在好萊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