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問題,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家庭的解體當然對其所有的成員都有影響,但最大的影響是對孩子和婦女。目前,大城市裡相對貧困的人口中,單身母親及其未成年子女構成特殊的一群。這一群體的人數還在逐年增加,但目前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傳統的社會保障系統尚未顧及到她們。破碎的家庭只是其中的一種情況,而那些處於分居、不和、怨恨乃至暴力威脅中的家庭,也是不能履行其正常職能的,她們同樣需要他人和社會的救助。
目前城市的單親家庭問題突出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是對單親家庭的認識還不夠全面、系統。對單親家庭問題的關注多傾向於離婚式單親家庭,而對分居式、未婚式、喪偶式單親家庭的問題研究較少,對單親家庭子女影響研究較多;相對而言,對單親(父)母主體的社會關注不夠。二是對單親家庭的關注過分強調單親家庭給子女帶來的負面影響,完全忽略其正面影響。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單親家庭所形成的不良環境只是影響孩子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作用大小,還取決於家長本身和孩子的互動關係。而生活中,也不乏單親家庭中的兒童在某些方面優於完整家庭之中的兒童。三是關於單親家庭社會問題的對策較空洞,而且帶有傾向性,過分強調對單親子女的保護和對單親家庭的資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觀點起了一個不好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加重了單親家庭成員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單親家庭對社會福利的依賴。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單親家庭都面臨困境和存在諸多問題,也有為數不少的單親家庭過著十分正常和健康的生活。
而對於農村來說除了熱暴力是屢見不經的話題,貧困成了當今而下的一種隱痛。為了擺脫困境,大量農村家庭父母外出務工,造成了不能與父母外出同行的農村兒童比例高達56。17%,6至16歲的農村留守兒童人數已達到約2000萬人。多半留守兒童是由年事已高、文化水平較低的祖父母隔代監護或親友臨時監護。家庭教育缺位,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普遍不如正常家庭的兒童;缺乏父母親情,留守兒童容易出現心理障礙,造成性格孤獨、冷漠和自我封閉,甚至出現道德滑坡和行為失範;因監護不力,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也容易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跟隨父母進城的流動兒童,也很難保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沈淑濟分析說,形成農村流動人口家庭問題有諸多因素:戶籍制依然使農民工難以享受市民待遇;農民工就業層次總體比較低,收入比較少;社會政策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社會救助、社會服務等方面對農村流動人口的家庭支援和投入還不夠,等等。
農村貧困人口為了生存和希望,他們離開家鄉,來到陌生的城市,開始了另一種生活。生活在城市,他們改變了地域卻很難改變生活。陌生感,來到城市多久都揮之不去。車水馬龍、燈紅酒綠、流行時尚,對他們來說,是可觀而不可觸控的遠景。嘈雜混亂的建築工地、低廉粗糙的街頭小店、簡單樸實的衣著打扮才是他們現實的生活。他們掙扎,天生的命運讓他們壓抑了許多常人的**;他們自卑,生活中的歧視讓他們學會了更多的忍讓;他們辛酸,冷酷的現實讓他們漂泊孤獨的心靈倍受煎熬;他們無奈,知識與能力的匱乏讓他們無力改變現狀自古以來,幹活掙錢、按勞取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近年來,農民工的血汗錢卻屢屢被拖欠,給其家庭生活帶來困難。
農村家庭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教育。貧困生大都生活在農村或城市中父母下崗的家庭,據瞭解,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供一個孩子讀高中,教育支出就要佔到整個家庭收入的1/3甚至是1/2,而對於普通的農民家庭,一個大學生一年的花費,幾乎相當於全家兩三年的收入。著觀念的轉變,女孩在逐漸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但是農村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還是比男性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