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胡宗憲,明朝三大才子徐渭的東主,他的官銜是: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福建等處。

而此次賑災的總督,大周都察院右都御史齊馳,總督辦理賑災、治河、民生等事宜。許可權明顯要小得多。

此時,周朝開始設定巡撫、總督,但即便如此,從二品的布政使依舊是朝廷重臣,封疆大吏。

布政使的嫡孫衛陽參與進來,願意出力,對書院購買糧食很有裨益。

談了幾句,賈環見差不多,就準備換下一個議題:商討消減口糧供應、以及寫家書的事宜時,許英朗忽而站起來道:“院首,我願意出一份力。”

賈環微微有些詫異,但點頭同意,“好。”

其實,現在敢站出來的同學,都是自忖有些把握,能夠幫得上忙。但賈環卻是不知道許英朗的背景深厚。

許英朗的性格熱情,和誰都能說兩句,對賈環也佩服,願意做事,敢於任事。但他家教甚嚴,從來沒有在書院透漏過他的家庭背景:

其父許澄,時年三十七歲,翰林出身,官居詹事府左中允(正六品),兼職軍機章京,兩年前雍治7年春入值軍機處。身處中樞,前途無量。

要知道,大學士品級只是正五品。

許英朗和喬如松是好友。好友有心補過,他願意助好友一臂之力,也願意幫助書院完成賑濟災民。

讀書人,立德,立功,立言。這是立功之事。

下午四點半左右,賈環等人在明倫堂商議好對策結束會議,即刻明令傳達給書院的核心團隊成員。

第一,向鄉民、窯工借銀事宜。步驟如下等等。

第二,家書。現在和外界訊息已通。明天一早,喬如松、衛陽、許英朗、柳逸塵四人就要出發。有意寫家書的同學、鄉民、窯工可立即寫信。明天帶出。不保證能送到,但會把人活著的訊息傳遞出去。

第三,再次消減口糧供應。由一日三餐改為一日一餐。擴大前往潭柘寺運糧的隊伍。文宣團隊要做好宣傳、解釋的工作。賈環將會親自負責宣傳工作。

第二天清晨,晨光熹微。淺淡的夜色正在慢慢的退卻。天空中,啟明星漸落,半月微沉。

聞道書院門口緩緩的聚集著大量的人群。為首的是山長張安博、沙提學、智無和尚、葉講郎、駱講郎、賈環、公孫亮等人。他們來給喬如松四人送行。

“諸位師長,同學請留步。在下一定在四日內帶回糧食。”喬如松向送行的諸人彎腰作揖,堅定的說道。

衛陽、許英朗、柳逸塵紛紛彎腰作揖。他們帶著募集來的約三百兩銀子,以及數封書信,一定會將糧食帶回來。

山長張安博輕輕的點頭,“去吧!”

喬如松、衛陽、許英朗、柳逸塵四人登上昨日來的小船。船工撐起竹篙,漸漸的離開聞道書院,消失在淺淡的晨曦中。

此時,聞道書院門口的水已經退到臺階之下。不遠處的東莊鎮上大半屋舍殘破的牆壁都露出來。

賈環、公孫亮、羅向陽等人,不知道喬如松他們去京城發生了什麼事情。在第四天依舊沒有運載糧食的船隻出現,也沒有訊息送進來。

書院中的餘糧幾乎見底。斷頓倒不至於,但一天一餐的米粥越發的稀。水多米少。

賈環拄著一根木棍,從窯工住處的曲水院回到明倫堂中,晚霞萬丈,將妙峰山腳下的聞道書院染得金紅。書院中略顯安靜。所有人都在等待。

韓秀才跟在賈環身後,有氣無力的笑著,問道:“賈院首,光喝水真的能撐過七天。你從哪裡聽來的?”

他們這些做事的人還保持著一天兩餐的飯食。但時至今日,都有些撐不住了